古代起义者多为社会底层,为何隋末起义却有很多贵族世家参与
评论(215)阅读(113)
杨坚尽管在历史上以“开皇之治”闻名堪称一代名君,但其权臣出身,篡夺天下的行径一直为后人所“诟病”。而隋朝的所谓“得国不正”也在很大程度上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贵族世家们...
...
现在关羽的长须为何是“五绺”而不是“三绺 ”,这是谁定的
评论(225)阅读(106)
元代一些杂剧则多用“三绺”、“美髯长”等其他说法来描述关公的胡须。现存唯一的元刻本杂剧集的《元刊杂剧三十种》之一《诸葛亮博望烧屯》说:“他(关羽)生的高耸耸俊英鼻,长挽挽卧蚕眉...
...
张温有什么来头,诸葛亮为何要与他义结金兰
评论(78)阅读(136)
反观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虽始终未曾结义,但刘备与关张仍是“义为君臣,恩犹父子”。或许,这正是后人把他们演绎为结义兄弟的一个主要原因...
...
被曹操解决的割据军阀里,为何汉中太守张鲁混得最好
评论(82)阅读(246)
东汉桓帝在位时,曾“祀黄老于北宫濯龙中”。杨宽先生在《黄巾起义和曹操起家》中指出:曹操之祖曹腾身为桓帝心腹,必然也参与其中,信奉了黄老道。又据考古研究表明:在谯县曹氏先辈的墓葬中...
...
孙武之后、瓜农之后、世仕吴地,吴大帝孙权到底是什么出身
评论(214)阅读(226)
孙权为“孙武之后”说,当首先排除。“盖”字有也许、大概的意思。陈寿用字向来谨慎,加上“盖”字,即表明了其态度。可“孙武之后”既然不靠谱,陈寿又为何要“画蛇添足”呢,他不能不提吗?...
...
罗马人曾攻下帕提亚帝国首都,但为何没能复刻亚历山大东征的伟业
评论(277)阅读(162)
罗马军团长途行军到巴比伦的荒漠中,酷热难耐,却没有见到敌军主力,小股敌军都是一打就跑,明摆着是帕提亚人消耗罗马军团的计谋。可是不善军略的克拉苏还没有醒悟过来,选择继续行军追击。...
...
一战德国如何“从空气中制造炸药和粮食”,消除饥饿也让无数人亡
评论(190)阅读(219)
合成氨技术的发明使得德国统治阶级欣喜欲狂。他们具备了“从空气中制造粮食和炸药”的能力,有足够的底气和英法叫板。于是第一战的战火被点燃,15亿人被卷入战争,1000万人失去生命...
...
杨坚建立的政权应该是“随朝”才对,但为何会变成“隋朝”呢
评论(284)阅读(160)
杨忠能进封随国公,与他当年“尽定汉东之地,宽以御众,甚得新附之心”有密切关系。春秋时期,汉东地区有一强国,名曰随国。《左传·桓公六年》中说:“汉东之国,随为大。”...
...
靠几千兵力,为何东汉就能掌控整个西域?三大策略,解决诸多问题
评论(290)阅读(172)
东汉军队能牢牢守护西域国土,离不开东汉军队手中的装备和战术。在班超和贵霜帝国军队的对决中,汉军的装备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忠于张学良的郭松龄,在东北军眼里却是反贼,他到底做了啥事
评论(213)阅读(955)
1916年郭松龄于北京中国陆军大学毕业。在护法运动期间,郭松龄听闻孙中山之演说后,便南下寻找护法军政府。在此期间,他被任为韶关讲武堂教官,并且关心护法军的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