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宋武帝刘裕真因一念之差而放弃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北伐?

宋武帝刘裕真因一念之差而放弃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北伐?

看北朝 2017-11-24 浏览172次
宋武帝刘裕真因一念之差而放弃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北伐?的头图

我觉得很多人都误解刘裕北伐了,刘裕北伐从来就不是史上第一次北伐而一统天下的大好机会。东晋之前更好的机会有三次,这次机会比之前三次要差劲的多。如果说东晋因为天命而没能抓住之前三次更好的机会,那这次机会抓不住几乎是肯定的。
为什么说这次并不是好机会?很多人可能有个误解以为刘裕北伐是东晋国力军力极盛巅峰期,恰恰相反,刘裕北伐是东晋国力极为衰弱的时期,军力极盛巅峰期的强弩之末。

东晋的国力颠峰时期是淝水之战前,当时经过苏峻之乱后长期和平,东晋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阶段性巅峰,加上桓温土断整顿和谢安改制,世家大族面对危机被迫和主动的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部分给国家,东晋的国力和政府控制的资源都达到了一个阶段性的巅峰。而且这也是东晋军力的巅峰,当时东晋在东西两线都能拿出十万人以上的正规军,东线豫州西府军和徐州北府军还有荆州西军的战斗力是在和前秦一次次野战中经过实战检验的。而且统治集团和军队都是人才济济。
而到刘裕北伐前,经过孙恩之乱和桓玄之乱和刘裕为了掌握东晋的一系列内战,论国力三吴被打残,荆州被打残,益州割据被收复也有破坏,看东晋史料描述三吴状况可能还以为是看侯景之乱后的状况。论军力,和北府军齐名的荆州西军被彻底打残,从桓玄之乱到刘裕西征,荆州治所江陵被攻克了六次!什么军队这么反复被打残也精气神全无了。
而北府军也未必好多少,桓玄大肆清洗北府军,把北府军经过对战前秦淮南淝水诸战以及北伐的宿将给清洗的差不多了,然后刘裕崛起后北府集团镇压卢循徐道覆之乱,以及内斗新生代也是损失殆尽(刘道规早逝,何无忌镇压卢循之乱战败被杀、刘毅先被卢循徐道覆把基本盘打垮,然后被刘裕打垮、诸葛长民被清洗……)

刘裕这次北伐的诸多主将,王镇恶,王仲德是北人晚渡的,沈田子,沈林子是南人三吴豪强、胡藩是江州豪强、朱超石和其兄弟是桓玄系统投过来的,傅弘之是东晋雍州系统的,只有檀道济和刘遵考算是京口集团硕果仅存的嫡系。这恰恰说明了京口集团经过桓玄清洗和卢循之乱以及惨烈内斗,已经后继无人了的事情。而总攻关中,巴蜀汉中出兵数量微弱到搞笑,荆州这一路沈田子兵少将寡,这恰恰说明荆州和巴蜀的残破和军队的衰弱。
在这种情况下,刘裕的北伐成功,说到底是刘裕个人的成功,并不是东晋国力军力鼎盛的体现。
一方面是他个人能力威望压得住场子,一方面是他成功的在东晋集中了权力,在他北伐之前,子侄和亲信班底已经控制了扬州荆州南徐等东晋主要方镇和京师,可以把不足的力量集中有效的使用。
还有一个方面是,北魏南下占据河北后忙于内务和对付柔然,无力南下河南关中以及辽西,和东晋之间出现了一个缓冲地带。刘裕以北府精锐对付一个割据的南燕,成功后大大改善了东晋的战略态势,然后整合了整个东晋的力量对付本来就很虚弱,又失去领头人正在内斗的后秦,自然绰绰有余。如果后秦姚兴还在,放弃关东集中兵力扼守崤函险要,那刘裕北伐顶多能收复洛阳,而不可能饮马长安了。
但是,拿下长安,不等于全取关中,当时赫连勃勃占据岭北更趁机接受后秦以之抗敌的遗产,诸凉占据陇右,关中残破虚弱,这种情况下刘裕要把关中从包袱变成资产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经营,但是他不可能不顾自己控制的广大的南方和东方政权而旷日持久的呆在战略突出部四面受敌的关中。

政治形势上东晋的政治中枢,中央政府和统治集团都在江南,刘裕在关中距离太远有鞭长莫及之叹(从彭城或者寿春遥控江南是可以的,关中太远),他不可能长期在关中遥控(以古代的距离,关中遥控洛阳是可以的,关中遥控江南是笑话),更不可能迁都,那意味着迫使当时东晋统治集团放弃自己在江南的田土和利益。短时间内,刘裕对江南控制是足够的,但是长期旷日持久的不管是不可能的。
经济形势上,东晋的主要经济区在江南扬州,荆州和淮泗也有一定的力量,而当时荆州和益州残破,刘裕既不可能依靠一条在北魏威胁下的交通线,从距离太遥远的扬州吸取物资和财富(想想唐朝中后期补给漕运的难度),更不可能依靠破败的荆州和益州长期呆在残破的关中。
军事形势上更不容许,关中本身没有陇右和岭北,后边益州荆州又残破,山西这块又有北魏虎视眈眈,地缘上就是死地无异。历史上,北宋灭北汉,从汴梁到晋阳距离很近,然而北宋将士都希望大胜了之后回家,刘裕的将士更是如此,要他们放着老家淮泗到京口,长期旷日持久的呆在陌生的关中持续作战,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且刘裕和北魏当时以黄河为界,黄河既是刘裕对北魏的防线,也是和大本营淮泗乃至京口联络的主要交通线,而这一线是脆弱不堪的,北魏这时候也有南下渡河进攻彭城抄刘裕后路的讨论,只是崔浩认为时机不成熟而劝阻了,而刘裕可能不顾这种威胁旷日持久的经营关中吗?

如果他继续呆在关中继续进取,很可能的形势是赫连勃勃和他玩游击战,北魏趁虚渡河横扫河南,彭城老巢危机,而东西联络断绝后天知道江南会出什么乱子。这种情况下渴望回家,担心回不去家,人心厌战的刘裕的士兵们还能保持高昂的斗志吗?当初宋太宗灭北汉后不回汴梁犒赏将士而再接再厉进攻幽州,结果惨败,但是当时北宋毕竟基盘巩固,河北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突出部,而刘裕如果不顾形势继续关中攻略,关羽的前车之鉴在那里。
无论刘裕是否想进一步经略北方,他拿下关中后都得把军队大部分撤回大本营淮泗到京口一线休整。他本人得回彭城坐镇(当年谢玄北伐收复黄河一线,地盘和刘裕丢了关中后的北伐成果相当,就提出移镇于此,西可以支援洛阳,北可以支援黄河,可以说战略态势是一致的)。任何统帅也不可能说征服一个地区就不顾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玩立刻更换大本营,那是胡闹。
刘裕回去和他有没有统一天下的格局毫无关系。刘邦灭楚后,还是回到洛阳更进一步回关中。刘秀灭窦融平公孙述,也没说不回洛阳。李渊拿下长安后以之为根本那是因为那本来就是关陇集团的大本营。曹操迁移大本营从许昌到邺城,第一距离近,第二都是在中原,第三是在河北平定后,他拿下荆州乃至汉中后一样把军队撤回大本营。
刘裕并没有急吼吼的回建康篡位,他回去不是回建康,而是回的他被封宋王的宋国首都彭城,不是回建康!他知道关中沦陷后一度要再次北伐夺回关中被人劝阻了,然后迁都寿春,然后等皇帝愿意禅让,才回的建康,所谓急吼吼的回建康本历史位面从来没有发生过。
如果要北伐,那淮泗比关中作为北伐根据地要重要的多,而这里刘宋占据的相当巩固好吧。
历史朱元璋收复河北后也没立刻迁都燕京,难道说朱元璋也没有一统天下的格局?如果他留守的将领们没守住燕京,被蒙元军队反攻丢了燕京,那倒是肯定有人这么说……

可以说,刘裕北伐从来就不是以一统天下为目地的北伐,当时那种级别的北伐时机根本不成熟,从地缘形势角度,以及彻底收复北方角度,如果要北伐,刘裕渡河进攻河北北魏,比西进夺取关中要有利的多,北魏内部多认为刘裕声言要进攻后秦只是虚晃一枪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以当时形势,就是未来要继续北伐,起点也不可能是关中而是彭城。如果经营得当,关中也许可以成为青州之后刘宋控制黄河流域的另一个侧翼基地,但是各方面形势都不容许刘宋把主基地转移到关中。所谓刘裕灭后秦后不回建康就能统一天下,根本是一个神话。
可以说刘裕最后一次北伐,收复洛阳全取河南是合理的选择,而灭亡后秦直捣长安是建立在后秦内乱的基础上,并非地缘,国力,军力等方面合适的选择,而灭亡后秦后,刘裕的北伐从国力,军力,地缘,军心等方面,实际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南北朝南北朝,北朝的主体是北魏,以当时北方形势来说,最强国是北魏,如果刘裕北伐要以统一天下为目地,那主要目标应该是北魏。如果刘裕要搏一把为子孙计消灭强敌,那他虚晃一枪收复洛阳后和后秦议和,或者根本不管后秦直接渡河大举进攻北魏收复河北山西是更好的选择。当然,在北魏内无大乱的情况下,这是极度的军事冒险主义。
如果刘裕有足够的寿命,派遣一位信得过的重臣名将经营关中为一路偏师,自己常驻彭城经营河南遥控江南,等北魏有变渡河北上,这是正常北伐的思路,但是第一刘裕没这个寿命,第二,刘裕已经没有信得过的重臣名将能压得住场子的(刘道规和刘穆之都死了)。第三,北魏的动乱(最早的太武帝死的内乱也得快30年后)不是刘裕的寿命(哪怕再活个10年20年也不够)等的到的。
综上所述,从未有什么刘裕一念之差错过的机会,根本就没有机会。


本文作者:长乐夜未央

注: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宋武帝刘裕真因一念之差而放弃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北伐? 网址:http://www.jrxk.cn/view/101580.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看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