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古罗马军团的精要是什么?为什么其他国家很难山寨?

古罗马军团的精要是什么?为什么其他国家很难山寨?

看北朝 2018-01-10 浏览196次
古罗马军团的精要是什么?为什么其他国家很难山寨?的头图

想一想,在春秋时候玩马其顿/希腊体系,加强中式轻步兵配合应该是个好主意。到了战国时代,可能就不太好用了,那时候遭遇战,伏击战越来越多了。我觉得应该把方阵改为罗马体系,轻步兵依旧中中式的。
但是山寨,不能完全学着模仿,这样就变中东的银盾部队了。得走一条中国特色的方阵军团。
比如说藤甲,藤盾,短刀的装备来试试,可以吗?盾一定得长方形吗?换陈椭圆形或者锥型不成么?
其实我也没搞懂罗马方阵的精要是什么。特地发帖求教!

BarracudaFilter:罗马属于古典线性战术,很多战术思想都被近代的线性战术所吸收。
从要素上说,线性战术可以简要的概括为,军队以一定程度展开,前线的每个单位都受到相应的战术预备队的支援,然后整体又受到总预备队的支援。

逐次投入原则是线性战术的核心,认为战略上应该集中兵力,但战术上却应该逐次投入兵力,直接投入1000人的部队进入战场,效果不如先投入500人,然后等一方或双方疲惫时再投入500人有效。
在这个前提下形成了线性战术中的预备队分批支援,若米尼在《战争艺术概论》中加注了着重号指出,“要想获得成功,其最困难也最可靠的方法,是要善于用第二线的兵力去支援第一线,使用预备队去支援第二线……这是一切战术问题中最大的一个难题”。

古典方阵对应的是近代的冲击纵队,战术形式为较大纵深的密集纵队,锁死士兵个体的自由行动空间,将众多个体强行捏合成一个整体来协同行动,方阵也有预备队,但层级较为简单。
二者的区别是,方阵习惯将多于正面的部队加强到阵型纵深,来强化阵型在面对冲击时的坚定性;而线性战术喜欢将多于正面的部队作为预备队来单独部署,以加强阵型的弹性。在古典队形中二者多为小型或者中型的纵队在战场上形成横向部署,在区分上又有较为模糊的一面。
线性战术的坚定性和运动能力比起方阵都有所不足,但韧性更好,能承受一定程度的战术失败而持续作战,能通过兵力的梯次投入来充分利用火力和稳固阵地,三线部署在灵活性与坚定性之间比较折中,能较大程度的节约兵力。
古典线性战术的逐次投入方式可以参考下《剑桥战争史》的章节:

1.轻装骑兵或散兵尽力探清敌情并搅乱敌军,然后撤回各自的阵列:第一阵列(hastati)、第二阵列(principes)和第三阵列(triarii)。

2.现在,第一阵列(hastati)后方的各百人队起身向前,插入前方百人队的缝隙之间,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整体。他们射出标枪,并持剑举盾攻入敌阵。

3.第一阵列(hastati)再次分成前后两列独立的百人队,穿过还在前进中的第二阵列(principes),退至后部。撤退时始终从第二阵列(principes)间的空隙穿过,从而始终保持最前方的密不透风。

4.第二阵列(principes)后排的百人队以和先前第一阵列(hastati)同样的方式向前移动。加入前排百人队,恰在第一阵列散开的那一时刻形成又一条固若金汤的前线。这样,军团士兵便毫无延误地马上组织起了进攻的第二次浪潮。

5.第二阵列(principes)若疲倦,则他们也按次穿过前进中的第三列持矛士兵退至后排。这些持矛战士们此时已合并成了第三条阵线以保证战斗继续进行而毫不松懈。至此,敌人已暴露在三条战线之下,连续承受了标枪、剑、矛的轮番打击。

6.现在,第三阵列(triarii)已消灭了敌人,保护部队逐步撤退。假若敌人实在特别顽强,那它也许又开始了第二轮三重阵列的进攻。请注意,百人队能根据敌军部队的性质自由合拢或者散开。

罗马的阵地战术,可以看《兵法简述》中对于罗马七阵的描述,包括:
1、列成方阵,从两翼向钳子一样的包抄敌人,其弱点是方阵通过不平坦的地表时容易被突破,而且缺乏兵力优势时容易被敌人迂回侧翼。
2、列成右翼突出的斜行队形,用加强的右翼主动向敌人的左翼发起进攻,然后包抄敌人。
3、列成左翼突出的斜行队形,用法同上,但罗马传统认为右翼是强侧,左翼是弱侧,一般只在敌人右翼较弱时发动。
4、在400-500步上,用两翼突然性的发起冲击,击溃敌人,缺点是队形会断裂,如果敌人未被击溃会容易发起有利的反击。
5、同第四种,但是在前方配置轻装部队和弓箭手进行掩护。
6、同第二种,但是用骑兵和轻步兵实施包抄,形成L字的队形来攻击敌人的左翼和背后。
7、用山岭、水体、城池掩护自己的一翼,从而将骑兵和轻步兵加强到另一翼,适合于兵力不足和不够精锐的时候抵抗敌军。
这里涉及到斜行战术的问题,斜行战术本身在战术史上又有争议,但罗马军事思想里坚持重点攻击和重视侧翼,避免平均使用力量,这是值得赞赏的。

gardian:我记得国内引进翻译过《兵法简述》,看网友引用过,这本书介绍罗马军制应该是相当完备的,可以看一看。

脱壳穿甲弹:罗马人自己用了至少一个半世纪,才大致掌握线式战术的基本要领,这个一个半世纪,是从罗马军团出现三线阵开始算起的。(BC4世纪中期)
即使是第二次布匿战争初期,军团在装备和部署形式上的特征已经很让人熟悉的时间段,仍然不能说它是一个合格的线式战术体系。
军团的指挥体系,根本不足以在BC3世纪末期之前,承担起线式战术所需的指挥职能,基层战术单位足够灵活的同时,中层的指挥层缺失,使得后备战线上的预备队很少能完成它应该被赋予的职能。
罗马人身处的意大利半岛中部,可以说是发展剑盾战术最好的环境了,她的几个主要敌人在战场上的特点,从装备上重视剑盾和标枪的运用,从战术上强调小单位的行动,擅长利用山地环境行动,硬生生把罗马人从正儿八经的重装步兵密集阵,调教成剑盾手和线式战术。如果战场是希腊,或者中亚,根本没有诞生这种战术体系的土壤。但即使这这样的理想环境下,罗马人也被高强度调教了一个半世纪才算是入了线式战术的门。
所以没那么好山寨。有大约四五支军队都在BC2世纪至BC1世纪效仿过罗马军团,没有任何一个学到的东西超过“用短剑扔标枪持大盾一队数十人”的初级键盘军事家层次。

家鸡烧烤队:那同时代中国的军事体系要对抗类似罗马兵团的军队该怎么组织?(硬件不变)

aeolides:和罗马同时代?跟哪个时期的罗马呢?罗马帝国是从公元前27年到公元395年的哦。

极其不满:我们有五军阵。

家鸡烧烤队:LS列举的线性战术成熟后到军队没有严重蛮族化前的罗马。

aeolides:那就选马略改革后的罗马军队咯,马略改革是公元前107年,公元前107年是汉武帝元封四年,霍去病都死了10年……第二年前106年卫青死了。

矢锋:上面说了,我们有五军阵,战就是了,没那么多九九。
话说马改的时候正是卫青霍去病的时候。霍骠骑带一万玄甲硬HIGH凯撒大帝,想想就燃啊~

叶鸿慈:为什么要硬冲?有大量骑兵对付罗马军队,不断骚扰后勤然后断它的粮道便是,西汉步兵战斗力远超匈奴人还是要发展战略骑兵军团,这种机动优势罗马人是解不了的,除非罗马人长出四条腿,在古代那个生产力条件下,汉人把对付骑兵为主军队一切的办法都想遍了,还是以骑兵对骑兵最划算,罗马人有何异能,就能例外?罗马人没有发展出卫霍,蓝玉那样的骑兵大军团,那么无论它们的步兵军团有多强,汉初,北宋遇到过的蛋痛困境它们一个都跑不了。

牛猫宝宝:罗马人会沿着海岸线走,后勤交给海军,大汉楼船对三层浆战船没优势。

句章居士:为什么要山寨罗马军团呢?从训练成本和时间考虑,都该选择马其顿方阵才对吧?

gardian:马其顿方阵有个弱点,一是单方阵不行,二是对将领要求比较高,不如罗马人无脑。

句章居士:所以说花费大把的时间金钱人力物力,就是为了让无脑将领也能勉强打仗?(这还不考虑罗马军团山寨到中国水土不服的问题。)
何必呢?罗马军团的战斗力从来就只是一般而已,不存在什么亮眼的表现,只是因为背后的罗马国家机器动员能力强所以才能打遍地中海。
说白了这就是个无脑人海流罢了,当真没专门学习的必要。

牛猫宝宝:那么东罗马的战术体系和原版的罗马时代有什么改进。好像骑兵强大了非常多,拜占庭甲胄骑兵那是远程射击,近身格斗,冲阵,追杀都能玩的。

gardian:寨了萨珊,步兵乞丐化。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作者:牛猫宝宝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古罗马军团的精要是什么?为什么其他国家很难山寨? 网址:http://www.jrxk.cn/view/109758.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看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