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逼得法军军官发动兵变来夺权!奠边府战役之越军第一阶段打击

逼得法军军官发动兵变来夺权!奠边府战役之越军第一阶段打击

看北朝 2018-01-17 浏览275次
逼得法军军官发动兵变来夺权!奠边府战役之越军第一阶段打击的头图

1954年3月,奠边府德卡斯特里的指挥所和河内科尼将军的指挥部里愁云密布,2人面对着一大堆航空侦察照片一筹莫展。这些照片勾勒出了越军对奠边府堑壕包围网的大致情况,第80侦察机中队每天拍摄这些照片,清晰地记录了越军堑壕的进度,这些密密麻麻的堑壕网正像癌细胞一样以惊人的速度扩散,死死地困住了奠边府守军的手脚。年纪较大的法国军官已经悲观地想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堑壕战,科尼命令德卡斯特里立即着手准备进行反坑道作业,德卡斯特里在22日下午回电科尼说奠边府既缺乏专业人员也没有足够的设备进行传说中的反坑道作业。不过在次日,他还是向河内方面索取了4份关于地形防御组织条令和其他的堑壕战文件,然后在当天也就是23日德卡斯特里命令所有的据点都必须挖掘相互连接的交通壕,夜间出击的小部队必须在越军新挖掘的堑壕布雷,设置陷阱等。

▲一名法军士兵在战壕中等待。

3月22日深夜23时05分,伊莎贝拉据点的第3空降手术队电请河内紧急给他们空投3加仑的血浆制品,50双手术用手套,100套手术用缝合肠线以及其他医疗器械,连日大战已经使得暂时未遭到越军全力猛攻的伊莎贝拉据点医院也人满为患了。

3月23日一大早2架来自老挝孟塞基地的直升机冒着越军的零星炮火降落在伊莎贝拉据点,奉命接走一批伤员。第一架直升机直接降落在野战医院的顶部,因为飞行员有一封给Rezillot医生的信,为了避免被越军炮火击中,他被告知信一送达即可起飞,不用等待接运伤员。他起飞后,第二架直升机又立即着陆,飞行员亨瑞?巴尔捷准尉(Warrant Officer Henri Bartier)飞奔进野战医院的地下室里,抬出了Gimbiez中尉(前文里提到的纳瓦尔的参谋长Gambiez将军的儿子)。这时越军炮兵已经发现了目标,并且完成了试射,在巴尔捷刚刚准备升空的时刻,一排炮弹在直升机起降场地四周爆炸了,当即将刚刚拉起,还未爬高的第一架直升机炸成碎片,爆炸的弹片也同时击中了巴尔捷座机的后机身,直升机立即急速下降猛烈地撞击在地面上,炸成了一团火球。巴尔捷准尉,这位在印度支那战场飞行超过1000架次,先后从奠边府里运出250多名伤员的直升机飞行员大难不死,被人紧急拖出了已经着火的直升机,但是不幸的Gimbiez中尉就这么被活活烧死了。

▲3月22日,法军的一架医用直升机在奠边府被越军击毁。

不过当天另外一架直升机比较幸运,成功地着陆在奠边府,为法军运来了温涅特中校(Lt. Col. Voinot),他将负责接手奠边府西部于盖特和克劳迪娅据点的防御。当天晚些时候,朗格莱斯亲自陪同刚刚抵达奠边府的Lemeunier上校和Voinot中校视察了伊莎贝拉据点。掩护他们的是伊莎贝拉据点的阿尔及利亚步兵,越军304师57团没有进行阻拦,看起来昨天的大战对越军也是一次重创(法军事后收纳了175具越军的遗体)。

当天下午,应守军的一再要求,法国空军大举出动,实施“海王星行动”(Operation Neptune)对奠边府周边的越军堑壕网进行了猛烈的凝固汽油弹攻击。空袭过后,奠边府据点四周燃起的冲天大火和滚滚浓烟给守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私下里不少人对这种对亚热带雨林进行火攻的效果是持怀疑态度的。空袭刚刚结束几分钟,地面观察所就报告说尽管四周还在燃烧,但是火头并没有扩散。第二天,奠边府的指挥部致电河内,电报简洁明了,空袭“未能产生明显的效果”。法国空军没有被地面部队的报告给唬住。再次集中兵力对通往奠边府的41号公路沿线进行了代号为“进化行动”(Operation Eole)的大规模空袭,当然这次努力也没能产生什么效果。

法国空军的空袭一再失利除了丛林茂密,越军伪装出色外,这里不得不提到越军的高射炮部队的努力。早在1954年1月份,法国侦察机在对奠边府周边地区进行反复空中侦察时就已经从拍到了地面的深深的车轮痕迹,从而判断这是越军的152毫米的重炮部队或37毫米高射炮部队留下的,甚至有人还不无夸张地认为是越军的苏制装甲车辆的轮辙,这份报告本应引起高层的重视,但是由于越军的堑壕正从四面八方向奠边府大举推进,法国人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过去了,加上和37高炮陪衬的另外两个货色压根不可能出现在奠边府,所以这报告就被无视了。

▲越军的高射机枪,对低空目标威胁极大。

之前笔者已经简单地将越军高射炮部队在中国境内组建和训练的情况做了介绍,这里就再花些笔墨谈一下此次参战越军的367高炮团。该团组建于1953年1月4日,首任团长是阮光璧(Nguyen Quang Bich),该团下辖6个高炮营,分别是381, 383, 385, 392, 394, 396营,全团共72门苏制M1939式37毫米单管高炮和72挺12.7毫米德什卡高射机枪,全部由中国方面提供。直接参加奠边府战役的部队为383营和394营,每个营下辖3个高炮连,营共配备12门37高炮和12挺高机。383营率先于1月25日进入纳溪(Na Hi)和班奏(Ban Tau)一带的预设阵地。阮光璧亲自指挥这个营,史国强担任主要顾问,另外还配属了3名中国顾问,分别是马德贞,袁汝世和郭墨林(都是排长),他们作为史国强的副手,协助他指挥。383营815连在奠边府大战的第2天就首开纪录,3月14日上午8时,一架法军的M500“蟋蟀”侦察机在奠边府上空沿着西南方向进行侦察飞行时接近了815连阵地,815连在侦察机距离己方阵地约3000米时即已发现目标,全连隐蔽待机,一直待侦察机接近到1000米左右时,4门37高才同时开火,侦察机立即起火坠毁,这是367高炮团的第一个战绩,815连为此赢得了一面“旗开得胜”的红旗。

▲法军的美制B-26轰炸机在奠边府上空投弹,可以看见由于高射炮火力的威胁,飞行高度相当高,在这种情况下,炸弹是很难命中目标的。

为了侦察越军的高射炮阵地,法军专门抽出6架侦察机对越军可能的高射炮阵地进行长时间的侦察,一旦发现可疑目标就立即大举出动实施猛烈轰炸,交替使用凝固汽油弹和高爆炸弹攻击。同时地面炮兵也会根据侦察机提供的参数实施炮击,在3月18日韦国清向中央军委做的报告中就提到了越军的2门高射炮被法军的榴弹炮击中。事后越军吸取了教训,进一步强化了伪装,并且设置了假目标迷惑法国飞机,同时布置了好几个阵地,高射炮部队就在几个阵地之间来回调动部署迷惑法军。

367高炮团的其他部队并未在战役期间无所事事,在战役的第二阶段,381和396营也投入了战斗,负责保障通往奠边府的后勤运输线的安全。其他2个营则负责保卫越军后方的物资囤积点和越共中央等重要部门。整个战役期间,越军共击落和摧毁62架敌机,其中高炮击落52架(包括2架直升机),对空最高战绩是一门编号为510681的高炮创下的,该炮原是394营827连的,共击落3架,击伤13架法国飞机。现在这门炮被保存在河内的博物馆里供人参观。

▲这就是那门著名的高射炮。

1954年5月7日清晨,经过58天的大战,奠边府的法军已经油尽灯枯,除了少量新补充的生力军还在做最后一搏外,其他的守军已经麻木地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最后命运的裁决。能给这些在垂死挣扎的部队提供支援的就只剩下法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了,在洪隆(Hong Liu),2架法国海航的美制F4U-2“海盗”式战斗机出现在空中,越军817高射炮连迅速反应,4炮齐射,仅仅5分钟就击落了这2架战斗机,这也是法军在奠边府战役中损失的最后2架飞机。这是后话不提。

3月24日早7时10分,趁着大雾还未完全散去,已经在战斗中丧胆的德卡斯特里的参谋长Keller中校脚步轻快地登上了一架救护机飞回河内。德卡斯特里现在得靠着一批全新的副手来协助自己指挥作战了。当然这里的“指挥”有点名不副实,因为现在他已经不再直接指挥战斗了,他不再和手下接触,甚至和指挥官也很少往来。以至于后来有些人声称他和已经撤走的Keller中校一样,成天躲在严密防护的半地下掩体里,带着钢盔无所事事---原因就是他极少离开那个掩体。战后当朗格莱斯中校出席法国政府于1955年进行的关于奠边府战役的听证会时,他对自己名义上的顶头上司的描述是“他负责把我们的意见转达给河内方面。”这个令人玩味的描述并不是什么讽刺,而是真实的情况。就在当天,按照某些法军高级指挥官事后的描述,威风凛凛的朗格莱斯在一批全副武装的伞兵营指挥官的前呼后拥下,闯进了德卡斯特里的指挥部,在那里朗格莱斯直截了当地告诉德卡斯特里从这一刻开始由他接管奠边府的指挥权,但是对外德卡斯特里则仍然保持名义上的总指挥头衔,负责在朗格莱斯和河内之间充当一个传声筒。

自3月24日起,奠边府就形成了这个奇怪的局面。朗格莱斯负责掌握全盘指挥,大家也都直接向他汇报工作,然后朗格莱斯如果有什么要求要和河内乃至西贡联系,则知会德卡斯特里发电。当然朗格莱斯接管指挥权的确有一定迫不得已的成分,而且德卡斯特里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奠边府指挥部大家也都对此睁一眼闭一眼。但是私下里部分高级军官还是将这些以大逆不道的行为接管了指挥大权的伞兵们(第2伞兵战斗群)称为“伞兵黑帮”或“朗格莱斯的心腹”。但是鉴于战况危急,大家也就默认了。

▲1954年3月在奠边府法军总部举行的军事会议,右二为朗格莱斯。

不开眼的人不是没有,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企图对这种行为说“不”。这就是刚刚抵达奠边府的温涅特中校,他打算抵制朗格莱斯接管和重组指挥机构的行为。然后接下来的一幕就颇有几分黑色幽默了,如同许多黑帮片一样,朗格莱斯怒气冲冲地走进地图室,直接把一杯威士忌泼在温涅特的脸上,然后大声地告诉他以及地图室里的其他人,如果有人不同意自己的重组计划的话,那么他可以和这个人单独“出去聊聊”,在场所有的人都被朗格莱斯的气场镇住了,没人敢从牙缝里迸出半个“不”字。事后朗格莱斯找到温涅特向他道了歉,两个人算是恢复了关系并且一直继续合作到战役结束。当然后来温涅特也的确为朗格莱斯的能力所折服,算是心悦诚服地听从朗格莱斯的命令。后来德卡斯特里,朗格莱斯,温涅特和勒默尼耶算是成了不错的朋友,经常晚上一起打桥牌。

朗格莱斯在接管指挥权后,将奠边府防区划分为2个部分,以楠云河为界。东部分区包括多米尼克和艾琳据点,直接由朗格莱斯指挥,指挥部设在原第9机动群的指挥部内;温涅特中校指挥西部分区,主要负责奠边府的低洼地区,指挥部设在原特朗卡尔上校(Col. Trancart)的北区指挥部,特朗卡尔上校本人因为连丢加布里埃尔和安妮?玛瑞据点而被朗格莱斯骂的狗血喷头,现在正在等候德卡斯特里的处置。塞金?帕齐负责指挥第2伞兵战斗群,能干的第6殖民地伞兵营营长比雅阁少校则担任朗格莱斯的副手,主要负责指挥诸如实施反冲击。朗格莱斯将坦克和四联装12.7mm高射机枪的控制权抓在自己手里,另外所有的反突击都必须得到他的批准。西部分区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低洼地带据点群的完整,白天尽量保持攻势,夜间则提高警惕转入防御以确保机场和着陆飞机的安全。

德卡斯特里在这份文件上签了字,这是最后一份送达河内的由他亲笔签署的文件。此后越军就严密地封锁了奠边府的一切对外联系,除了通过无线电,再也没有只言片纸可以送到包围圈之外。科尼将军在收到这份文件后,对朗格莱斯的权力突然变的如此之大也感到吃惊,但是既然这份文件符合一切程序,大家也就含含糊糊地接受了。

▲3月31日,奠边府上空的法军轰炸机。

法军重新调整了防区和指挥机构,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防御,一批能战之士也被提拔到了关键的岗位上,这给越军在此后的围攻中增加了很多麻烦,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我们将会在以后看到。

在奠边府之外,法国人正在拼命争取更多的美国援助。法军总参谋长埃利于3月20日飞赴华盛顿面见美国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雷福德海军上将。在稍事休息后,雷福德陪同埃利在22日拜会了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指示雷福德尽量满足法国方面的要求。于是2人在会后即奔赴五角大楼展开工作会谈,在五角大楼里,法国人列出了一份长长的要求援助的清单,排在首位的是降落伞,由于飞机已经很难直接降落在奠边府机场,物资补给主要靠空投,降落伞的用量大的惊人,每天至少要100多顶;此外法国还需要美国紧急提供75架飞机,其中包括24架B26轰炸机和14架C47运输机。另外法国人还直截了当地询问美国人能不能帮助把在西非殖民地的2个伞兵营空运到印度支那,能否将部分舰载机直接拨给法国海军航空兵使用,可否立即向印度支那飞机提供18架C47运输机以保证奠边府的空运,可否提供6架C119大型运输机给法军等等。埃利拿着这份清单,很坦诚地告诉雷福德说奠边府现在只有50%的希望。雷福德建议他出动地面部队去援救奠边府,埃利避而不答,心里却不禁大骂,要是能出动数万大军解围还用得着千里迢迢到华盛顿找你么?他硬着头皮说如果靠挖肉补疮的方法抽调部队去救援奠边府没准会使得局势更加恶化,他还死鸭子嘴硬地告诉美国人说奠边府的部队只占印度支那法军总数的不足5%,哪怕全军覆没也不会对局势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要是奠边府完了,必然对法军的士气产生巨大的打击,对法国国内政局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特别是在日内瓦会议上,恐怕法国就只能看越南的脸色了。雷福德安慰埃利说,除了大型的C119运输机可能要缓一缓,其他的要求都可以满足,此外他还建议法国人出钱组织一支类似二战“飞虎队”性质的空中志愿者部队以解燃眉之急。这是美国军方第一次赤裸裸地提出要直接介入印度支那战争的企图,埃利不敢直接答应,只好答应回去“考虑”一下。

23日埃利又拜会了国务卿杜勒斯。在他的连轴转忙碌下,对华盛顿产生了一定的效果,25日白宫讨论了印度支那局势,虽然杜勒斯和军方的强硬派都主张武力干涉印度支那战争,但是艾森豪威尔最终还是决定暂时不介入战局,只向法国提供物资援助。最终美国人答应给法国再提供一批飞机。埃利总算不虚此行,回到巴黎交差了。

在奠边府第一阶段作战完成后,越军转入休整和补充,正在积极准备发起第二阶段的攻势。由于第一阶段的进展比想象中的顺利,韦国清,梅嘉生,茹夫一和新华社越南分社社长杜展潮一同讨论了下一步作战的预案,然后与越方协商。中方的计划是趁热打铁,将奠边府东部的5个山头作为主攻方向,以312和316师实施主攻。这5个山头是奠边府盆地的东部屏障,一旦攻下,整个奠边府就一览无遗,距离德卡斯特里的指挥部的距离也就只有1000多米了。308师负责夺取机场,首先解决机场西北的几个山头,304师则继续围困航岗据点(伊丽莎白据点),切断法军南逃的退路并且伺机夺取。

多米尼克据点的2个突出部分别是D1和D2高地,海拔高度是530米和560米,但是与奠边府盆地的相对高度不到100米,坡度也较缓,便于仰攻。41号公路从这2个山头之间通过,一直通往奠边府盆地。除了这2座较大的山头外,多米尼克还有另外4座较小的山头,也都有部队驻守。

▲3月23日,一名法军侦察兵在执行任务。

多米尼克据点是南边是艾琳据点,据点的北端与41号公路相连,是公路进入奠边府平原的最后一道关口,艾琳据点内一共有5座山头,重要的是这些山头普遍都比多米尼克据点的山头高数十米乃至更高,居高临下,各种火器可以完全覆盖多米尼克的各个山头,只要艾琳据点能够守住,哪怕越军攻下多米尼克也无法立足。艾琳据点中最重要的山头是E2(越军称之为A1高地),原先法国在奠边府的行政官官邸就在E2山顶,相当坚固,并且配有地下室,法国人利用原来的防御体系,进行了强化。更重要的是,东部分区现在是由朗格莱斯亲自指挥的,精锐的伞兵部队,坦克和四联装大口径机枪都部署于此,法国印度支那远征军里最能干的军官和最能打的部队将直接怼上中国军事顾问团,这是强者的对决!

这些在历史上默默无闻的山头,将成为两军反复争夺的焦点,并被各国的新闻媒体长篇累牍地报道,被载入史册。奠边府战役的第二阶段,即将展开!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作者:唯有天使生双翼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逼得法军军官发动兵变来夺权!奠边府战役之越军第一阶段打击 网址:http://www.jrxk.cn/view/110759.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看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