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战机前掠翼设计这么帅气为何夭折?

战机前掠翼设计这么帅气为何夭折?

水银灯 2016-04-18 浏览161次
战机前掠翼设计这么帅气为何夭折?的头图

现今世界上的大多数战机都是采用常规后掠翼或者平掠翼布局,殊不知在战机史上曾经出现过非常帅气的前掠翼形式,这就不得不提起苏联的苏-47战机,这架战机可谓是创造了前掠翼家族的荣耀。苏-47北约代号:“小木桶”,是俄罗斯苏霍伊航空集团研制的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是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的技术验证机。

历史上一共出现过四架前掠翼战机,1944年8月德国试飞了世界上第一架前掠翼战机:“Ju287”,装备6台BMW 003A-1发动机,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这种飞机并不被重视;德国随后又研制出的HE-162战斗机,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前掠翼喷气式战斗机,并实现了量产。

第三种是苏联的Tsybin LL,这是苏联第一种前掠翼飞机,在1945年研制,由Tu-2轰炸机带入高空并由火箭发动机推进了8-10秒。第四种是美国格鲁门公司研制的X-29A前掠翼研究机,共制成两架,于1984年12月14日首飞。在1984~1989年间,两架研究机共试飞了数百小时,速度达到了M1.6,飞行高度15,000米,过载6.4g。不过X-29A只是一种研究机,机上没有武器装备,设计上也没有采用“隐身”技术。

而最后出现的则就是大名鼎鼎的苏-47了,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俘获了德国的前掠翼轰炸机Ju 287和大量资料及有关专家,对前掠翼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认识。前掠翼提供了低波阻,减少了弯矩,而且和常规机翼比起来,它延迟了失速时间。然而前掠翼会产生很大的扭力,如果机翼是用常规材料制成,它很可能被撕裂。进入80年代以来,俄中央航空流体动力研究院的一些专家,又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对前掠翼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研发的复合材料才使前掠翼布局成为可能,从而为从80年代末着手研制的苏-47采用前掠翼技术打下了基础。

1997年9月25日,代号S-37的前掠翼试验机首飞。最初用途是负责测试一系列关键问题,包括新型结构材料、各种内置武器舱方案、复合材料与电传操纵系统和其他许多技术。由于资金限制,该机的前两个阶段的飞行试验到2000年中期才结束,共飞行了90多次,进行了亚音速和超音速飞行。

2001年5月,该机开始第三阶段的飞行试验,为研制俄罗斯的第五代战斗机积累经验,飞行试验将持续到2005年。2002年5月,苏霍伊被选中作为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的主研制商,苏霍伊重新设计了它的改进型,并将该机重新命名为Su-47(苏-47)。2010年1月,T-50的试飞,标志此飞机将不在俄罗斯空军服役。

前掠翼战机的缺点: 前掠翼虽然高低速性能均优秀,但是存在气动发散问题:即当速度和仰角达到一定值时,很难保证飞机的静稳定性。仰角越大,机翼的弯曲变形越大,直至结构被破坏。前掠翼对飞机机翼的结构和弹性变形有特殊要求。

下面来看看前掠翼版歼-20,大家觉得何如?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战机前掠翼设计这么帅气为何夭折? 网址:http://www.jrxk.cn/view/11375.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水银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