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疲劳监测系统形式大于意义,根治疲劳驾驶道阻且长

疲劳监测系统形式大于意义,根治疲劳驾驶道阻且长

车业杂谈 2018-08-18 浏览166次
疲劳监测系统形式大于意义,根治疲劳驾驶道阻且长的头图

汽车走进千家万户为我们带来了便利,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据央视报道,2016年全国涉及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就有212846起,死亡人数达到了63093人,另外还有226430人受伤。可见交通安全依然是悬在我们头顶的一把剑。

据统计,目前由疲劳驾驶引起的交通事故占据了所有交通事故的20%-30%,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因为疲劳而造成的事故超过了30%以上;此外据美国统计,造成死亡的交通事故中,有21%是由疲劳驾驶引起,可见疲劳驾驶威胁极大;另一方面,又有调查表明大约有50%的人都有过疲劳驾驶的经历,可见疲劳驾驶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面对危害严重同时又普遍存在的疲劳驾驶,我们该怎么办呢?汽车工程师们提出了疲劳监测等科技系统来预防,但在车业杂谈看来,这些系统的实际功效就和无人驾驶一样,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很骨感。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不妨从系统的工作流程讲起。

众所周知一个系统想要自动运行起来,就必须有一个激活它的条件,而疲劳监测系统的激活条件无疑就是驾驶员的疲劳。那么问题就来了,疲劳应该如何检测呢,系统应该如何判断驾驶员已经进入疲劳状态了呢?现阶段的疲劳监测系统有以下几种感应模式。第一种是通过摄像头采集驾驶员面部表情、眨眼频率等,将其与正常驾驶时对比,以此来判断驾驶员疲劳程度,但显然,摄像头捕捉受光线等影响严重,在强光和深夜状态下容易检测不准,同时如果驾驶者佩戴眼镜或墨镜,摄像头捕捉就更困难了。

第二种方式是通过检测方向盘、油门、刹车以及行车轨迹等车辆的表现来判断疲劳,如果出现间歇性方向盘抖动、油门刹车等异常,那么疲劳驾驶系统就会启动。这样的检测方式比较简单,也能够有效的检测到部分疲劳状况,但对于轻微疲劳,驾驶员操控表现不那么明显时,它的用处就不大了。

第三种则是通过驾驶者的姿势、呼吸速率、心率以及其他状态来判定疲劳。日本住友理工株式会社就研究出了这样一种气垫,通过压力的变化来感知这些因素,相比较起来似乎更加靠谱,不过目前这类气垫还未推广开来。

从感知方面来看,目前的疲劳判定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不能满足所有疲劳情况,那么在检测到疲劳后,汽车的警告系统又表现如何呢?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疲劳警告采用的是方向盘抖动的方式来提醒驾驶员,使其清醒,但这就好像你上课打瞌睡,被老师点名批评了了一样,过了一会儿你仍然抵不住困意,起不到太多作用。目前车业杂谈了解到最先进的疲劳系统来自松下,它在检测到疲劳后会自动改变车内温度、车内光线和车内空气流通程度来为驾驶者提供一个不那么困倦的环境,算是一个主动对抗疲劳的途径,不过环境仅是影响疲劳的其中一个因素,并不能完全解决疲劳问题。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疲劳监测和警告系统更多的是像老师一样建议你站起来听一会课,属于治标不治本,而想要真正解决疲劳还是要保证良好的睡眠。如果我们真的想通过机械和智能系统来解决疲劳驾驶的问题,车业杂谈认为那可能需要等到无人驾驶技术成熟的那一天。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疲劳监测系统形式大于意义,根治疲劳驾驶道阻且长 网址:http://www.jrxk.cn/view/138327.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车业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