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血液能挽救生命,但输血不当也能夺人性命?

血液能挽救生命,但输血不当也能夺人性命?

陆远熙 2016-06-12 浏览279次
血液能挽救生命,但输血不当也能夺人性命?的头图

在很多对医学不甚了解的百姓心中,输血这种通过将献出的血液输送给患者来挽救生命的疗法,无疑是新时代的“灵丹妙药”,以至于医生们经常能够遇到一些明明患者病情不需要进行输血(或血制品治疗),但家属仍然强烈要求输血的情况。不过实际上,输血既非大多数疾病的“神药”,也无法保证不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正是因为这样,医生们才会在决定输血之前再三斟酌,以避免潜在的严重后果。

亲属之间献血的噩梦

我们经常能够在电视剧之中看到这样的情景:患者由于受伤失血过多需要输血,结果在手术室门外的患者家属就冲上前去,和医生说“抽我的血就好”。这一幕看似承载着满满的亲情,却既不合医院的规章制度,又会让患者置身于患上输血的致命性并发症——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风险之中。

虽然异体输血仅仅涉及简单的静脉注射,但少有人知的是,它也是一种广义上的组织/器官移植,这是因为异体输血过程几乎总是(除了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之外)会有来自于他人的血细胞进入人体。在这些血细胞之中,既有能够挽救生命的红细胞、血小板等有用细胞,也有着一类受血者从不需要、却无法避免输入的“害群之马”——淋巴细胞。

输血带来的淋巴细胞对于人体没有任何益处,不过在绝大多数受血者体内,这些淋巴细胞都会在免疫系统的作用下而死亡,自然也不会危害人体。但倘若受血者本身的免疫系统存在异常(如服用了抑制免疫系统的药物,或患有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以致这些异体淋巴细胞难以被消灭时,它们便会在人体内“兴风作浪”,攻击受血者的自身细胞(因为这些自身细胞在异体淋巴细胞面前,无疑是“需要清除”的“异物”),引发严重的炎症反应,即为TA-GVHD。

尽管目前TA-GVHD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死亡率也一直高达90%以上,但根据医学界所掌握的有限资料,这一罕见的输血并发症并非不可避免:由于近亲间输血会大大增加患该病的危险,因此电视剧中近亲间输血的一幕,在现实中基本不会上演;而在那些免疫系统异常的患者接受输血之前,将血液(或血液制品)进行辐照等去白细胞处理,也能够避免TA-GVHD的发生。

从未消失的“传染病”阴霾

直到上世纪中后期之前,人类还缺乏对于血液中所隐藏的各种病原体的认识,这也导致了在那样的年代,输血经常会被人们和艾滋病、乙型肝炎等传染病划上等号。而即使如今已经有了严格的血液来源筛查和极度精确的病原体检测作为预防措施,输血传播疾病的阴霾也从未消失。

输血之所以能够传播一些感染性疾病,还是因为输血过程涉及到了异体的体液(血浆)和细胞进入人体,从而导致寄生于此的病原体通过输血过程进入人体,引发疾病。而尽管目前针对常见的输血传播病原体(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筛查已经是越发严格,检查这些病原体的手段也越发灵敏,但依然难以保证会有漏网之鱼。更何况,目前输血传播病原体的检查并没有覆盖所有国家,一些不发达地区迄今还难以保证输血安全

根据目前的资料,在最先进的病毒核酸检测方法(通过检测血液样本中病毒遗传物质的含量来确定病毒感染,从而避免病毒感染初期无法检测的“窗口期”,该方法目前已经在欧美和中国推广)推广后,单次输血传播艾滋病的可能性已经低至625万分之一,输血传播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概率也分别低至100万分之一和一亿分之一然而这个数字既然并不为0,也就意味着,输血传播主要病毒感染的几率依然存在,而且是现今科技手段无法避免的(例如我国最近便有一个输血传播艾滋病的案例,但这并不意味着血液管理部分存在疏忽)。

而除了这些广为人知的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还有一些通过输血传播的疾病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例如巨细胞病毒(CMV)可以导致免疫功能不全者发生包括视网膜炎、肺炎在内的严重感染,感染孕妇也可以引起胎儿畸形,而输注含有CMV的白细胞的血液制品,正是相当一部分患者感染CMV的原因。不过,虽然去除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可以近乎完全预防CMV感染,但该措施极其高昂的费用,使其注定只能选择性(如应用于计划输注给免疫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液制品)应用。

输血“铸就”的“钢铁之心”

除了上面提到过的两种输血并发症,还有一种和输血密切相关的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有蔓延之势,那就是输血相关性铁沉积。基于这种疾病的重要特点(铁元素在患者心肌内不断沉积),医生们也给它起了一个形象的称呼——“铁心”。

我们都知道,血液(尤其是血细胞)内富含铁元素,因为铁离子是红细胞内负责携带氧的重要物质血红素的重要组成部分。铁作为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每天都会通过食物源源不断地进入人体,但在复杂精密的铁调节机制(即根据人体内对铁的需求程度,来灵活调整食物中铁的吸收)作用下,正常人类一生也不会患上铁沉积。

但是,输血这种行为恰恰是铁调节机制的盲区,因为在输血过程中,血红素中的铁随着大量红细胞进入人体,当红细胞完成生命历程之后,这些铁会被释放,从而成为人体内铁储量的一部分。不幸的是,人类天生缺乏将铁驱出体外的机制(除非失去血细胞,例如月经、献血),也就是说,输血带入人体的铁,不仅不受铁调节机制的控制,还会成为人体的“包袱”。这一点对于少量输血的人意义有限,但却经常导致一些因疾病而需要长期输血的患者,心脏、肝脏等容易沉积铁的器官发生衰竭,并且铁沉积已经成为了限制他们寿命的最主要的原因。

一般而言,少量输血(定义为一生中累计输血≤20单位)的人,无需担心输血相关铁沉积的风险,而因疾病需要,输血超过这一数字者即需接受针对铁沉积的检查。尽管铁沉积能够引发各种严重后果,但在如今它并非不治之症,驱铁药物的治疗能够挽救铁沉积患者的生命。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血液能挽救生命,但输血不当也能夺人性命? 网址:http://www.jrxk.cn/view/14797.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陆远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