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100年前,“帝国坟场”阿富汗诞生了!

100年前,“帝国坟场”阿富汗诞生了!

地球知识局 2019-03-14 浏览160次
100年前,“帝国坟场”阿富汗诞生了!的头图

作者:西瓜皮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棉花

其实阿富汗作为独立国家的历史并不长,直到1747年,普什图族酋长艾哈迈德乘波斯衰落之际,建立了杜兰尼王朝,使得统一的阿富汗国家正式形成。


曾经也盛极一时过

在他之前的阿富汗,是一个小部落林立,政治管理非常松散的地域名词,甚至称不上一个国家,经常被外来政权统治。但在他之后的阿富汗,却在近两百年的时间内,一而再、再而三的接连将几个超级大国拖垮在地,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帝国坟场。

第一个被阿富汗国家掀翻的,便是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

第一次英阿战争

1837年,英国已经控制住了印度,但新的焦虑又出现了:俄国是否会从开伯尔山口和波伦山口出来,威胁英国的利益呢?于是英国派使节到喀布尔,希望和当时阿富汗的统治者结盟以对抗沙俄。

来自中亚和西亚的入侵者

历史上大都从开伯尔山口和波兰山口进入印度河平原

而在新的时代,这个角色换成了沙俄帝国


但此前英国已经抢占了开伯尔山口东侧的重镇白沙瓦,阿富汗人并不想和他们合作,谈判破例。但阿富汗也没有倒向沙俄,因为此时沙俄与波斯结盟,围攻了阿富汗西部城市赫拉特。

多方博弈,鹿死谁手实未可知

(当时英国尚未完全控制南亚,沙俄也仍在对中亚步步蚕食)


既然谈判不成,英国决定采取局势手段,暴力控制阿富汗。当然按照英国一贯的政治路径,计划还是很狡猾的:首先为阿富汗人解围,然后扶植亲英的舒亚·沙阿重新获得阿富汗王位,以替代多斯特。

"我们有男人,我们有很多岩石,我们拥有一切."

——多斯特·穆罕默德汗对约翰·劳伦斯所说

1839年4月,英军开始北上。阿富汗军不仅武器落后,连人数也不足,英军很快就攻占了坎大哈和加兹尼,兵临喀布尔城下,阿富汗国王出逃,英国很轻易就建立了傀儡政权。

此后老国王虽然率军进攻英军,但很快就被打败投降,关押在印度。

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困境

即使你控制了阿富汗所有大城市

但仍无法控制阿富汗


但阿富汗各地的起义之势,并没有随着国王获败被俘而偃旗息鼓,反而呈燎原之势在阿富汗迅速的各地蔓延开来。1841年11月2日喀布尔爆发起义,各地游击队随即展开联合反攻,喀布尔市民手执各种原始武器冲向预定目标。

势不可挡的起义军当晚就占领了喀布尔全城,英军惊呼“阿富汗全国居民都拿起武器反对我们了”。

阿富汗游击队的反击

此后一周的时间,起义军攻占了喀布尔至巴拉·喜萨尔要塞间的全部据点,后又击毙英国公使,英军被迫同意从喀布尔撤军。

英军残部4500余人和1万多家属与平民开始撤退,沿途又多次遭到起义军的伏击,最后只有一名身负重伤的军医跑回贾拉拉巴德,报告了英军全军覆没的消息。

“大军残部”,绘于1879年,画中人为威廉·布赖登

自喀布尔撤退的英军生还者

(其实大部分去为英帝国送命的都是印度人)

此后,起义军又包围了贾拉拉巴德和坎大哈,收复了加兹尼,英傀儡政权彻底垮台。

但此后英国不甘心失败,增调援军首先解了贾拉拉巴德和坎大哈之围,又再次重占喀布尔,并对阿富汗人民展开了一系列的烧杀抢掠,进行了一番疯狂报复。

白沙瓦-贾拉拉巴德-喀布尔

锡比-奎达-坎大哈

是两条南亚入阿富汗的关键线路

作为桥头堡,坎大哈和贾拉拉巴德是英军必须拿下的


但英军毕竟被阿富汗人强悍的表现给吓坏了,在救出人质后,慌忙撤回印度。历时三年半的第一次英阿战争,结果以阿富汗人民的胜利而告终,在英国国内引起巨大的震动。

但第一次英阿战争的失利,似乎并没有让英国从中吸取到什么教训。时隔三十余年,第二次英阿战争又再次爆发,从起因到过程乃至最后的结局,几乎是第一次战争的翻版。

第二次英阿战争

此时沙俄也趁机对包括阿富汗在内的中亚地区采取了步步蚕食的策略,到了1873年基本上占据了阿姆河以北的土地。但由于这期间英国采取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阿富汗也只能抱住这条邪恶的大腿以求自保。

为了对抗英国的压力,沙俄把两万名士兵调到了阿富汗的边境,并派了一个军事外交使团去阿富汗。这反而让停战中的英国找到阿富汗敌视英国的证据——其实也无非是个借口。

阿姆河和锡尔河是两条重要的分界线

沙俄既然已经拿下了阿姆河以北

下一步恐怕就是兴都库什山以北了


1878年11月,3.6万名英印军开进阿富汗,第二次英阿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阿统治者一心指望俄国援助,采取不抵抗政策,有意将5万人的军队分散在全国各地,企图让英军深入国境,迫使沙俄实现出兵援助的诺言。

放心,俄国大军已经“做好准备”了!

由于阿军不抵抗,英军的前期进展一切顺利。南路英军向坎大哈推进,一路未遇抵抗,于1879年1月8日轻取该城。中路英军在派瓦尔山口受阻,后迂回阿军侧后迫其后撤。北路英军在开伯尔山口遭阿军炮火猛烈轰击前进受阻,但当夜阿军奉命撤退,英军顺利占领了贾拉拉巴德,阿富汗大片国土沦丧。

坎大哈之战

这时候再去问沙俄,却发现他们已经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欧洲,放了阿富汗的鸽子。

从来也没有什么救世主,人民只能靠自己了。喀布尔群众包围殖民者官邸,宰了英国总督。首都之外的许多部族也纷纷组织抗英游击队,不少农村妇女拿着铁锨、斧头、马刀参加抵抗英军作战,使侵略者每前进一步都付出惨重代价。

撤退的英印军队遭到袭击

10月12日,英军再度占领喀布尔,对喀布尔市民进行疯狂的报复。各地阿军武装以加兹尼为基地,对喀布尔形成包围,积极主动地打击敌人,并挫败了殖民军对加兹尼的进攻,给敌以重创。

加兹尼确实是个很好的位置

陆路通向喀布尔河坎大哈

是广阔“根据地”的前线


1880年7月,阿军2.5万人在坎大哈附近与殖民军一个旅遭遇,打响了著名的迈万德会战。阿军在兵力火力上均占优势,首先以炮火压制敌两翼的炮兵和骑兵,掩护步兵前进。尔后步、骑兵紧密配合,乘势发起猛攻,打得英军溃不成军。

阿军乘胜向坎大哈进军,喀布尔英军也被10万起义军包围,英国当局调来大量增援部队才把阿军镇压下去。在阿人民的英勇抗击下英军到处挨打,到了1881年4月不堪重负的英军放弃了侵占阿富汗的打算,全部撤出阿富汗。

为什么还要骑着大象远征荒凉的阿富汗...

但第二次的英阿战争,阿富汗也说不上完胜。为了使英国主动撤军,他们被迫同阿富汗统治者签订妥协性协定,同意阿内政自主,但外交受英控制。

这个结局已经相当不错,比起庞然大物大清和印度,阿富汗算是取得了反殖民的巨大战果。

第三次英阿战争

时间到了1919年,阿富汗经过将近四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内安定、经济复苏。再加上受到当时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思想的影响,民族独立的思潮此起彼伏。

当年3月,新国王阿马努拉即位后,就宣布独立,并致函英印总督,要求废除英国对阿富汗的外交控制权。结果自然是被英国拒绝,第三场英阿战争又爆发了。

此次战争的大背景其实对两国都并不是太有利,英国虽然刚打胜一战,但其控制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空前的高涨。而对于阿富汗,一直期望引为靠山的沙俄,此时已经变成了苏联,正遭受内战的困扰与西方国家的武装干涉,自顾不暇,不可能出兵援助。

其实红军在中亚也有相当的支持者

等收拾了白军

就可以来照顾阿富汗朋友了


战争伊始,英军3.4万人分为三路入侵阿富汗,主力在北线经开伯尔山口向贾拉拉巴德方向进攻,一部在南线向防守薄弱的坎大哈出击,另一部在科哈特地区取守势。阿军4万人分三路在开伯尔、加兹尼和坎大哈迎击敌人。

路线和第二次类似

不过这次不大规模后撤了

要刚正面


英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还拥有少量从一战战场发明的装甲车和作战飞机。而阿军训练很差,装备落后,刀、剑是主要兵器,为数不多的枪炮不但陈旧,而且弹药不足,英军在战斗力上占有绝对优势。

尽管如此,阿富汗军民依旧士气高昂,并得到了印阿边境少数民族起义军的大力支援,扭转了被动局面。

开伯尔方向阿军以3个步兵营攻占了巴格要塞,抢占了朗迪科塔尔要塞周围有利地形,但未乘敌兵力空虚之机攻下要塞,坐失战机。英军增援部队迅即赶到,在空军的支援下夺回了巴格要塞。

让你们试一下新武器的威力

随之英军又集中轰炸了贾拉拉巴德和喀布尔,引起阿军和市民恐慌。英军正准备向贾拉拉巴德进攻时,得知阿军在中路主动出击,被迫分兵增援。加兹尼方向阿军行动迅速,进至边境重镇马敦,居高临下,迫敌后撤。随即抄小路直插塔尔城下,直接威胁英军设在科哈特的大本营,打乱了英军部署。

需要组织度加成

但由于步炮协同不利,阿军最终未能攻下该城。英援军赶到后,阿军为保存实力,主动撤出战斗。南线阿军取守势,在优势进攻面前,顽强坚守,给敌以重大杀伤,迫其停止进攻。

英国在阿富汗战场上遭遇不利的局面的同时,其控制的殖民地印度也在圣雄甘地的领导下爆发了声势空前浩大的“不合作运动”。

运筹帷幄并为阿富汗人民提供助攻

英军为了稳定印度的局势,只得匆忙地结束了这场战争。1919年6月双方缔结了停战协定。1921年 11月22日,英阿签订和约,英国承认阿富汗独立,这也标志着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在小小的阿富汗,尝到了殖民失利的苦果。

2018年8月19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

当地民众在街头挥舞国旗,庆祝国家独立99周年

今年就是100周年了!

阿富汗并非强国,但凭借复杂的山地和各地的隐藏力量,在防守中的确能做到游刃有余。击败英国人,是他们“帝国坟场”之名的巅峰,而此后他们还将迎来一波又一波的敌人……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END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100年前,“帝国坟场”阿富汗诞生了! 网址:http://www.jrxk.cn/view/154607.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地球知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