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解读《都挺好》:妈宝男、施虐者、假性亲密,这一家为何这么乱?
解读《都挺好》:妈宝男、施虐者、假性亲密,这一家为何这么乱?
最近,电视剧《都挺好》引发了大量讨论,网友们一会儿要怒盘苏明成,一会要暴打苏大强,这样的讨论也在我们办公室里热烈展开,还引发出小说党和看剧党之间的纷争……
我们在后台同样收到很多小伙伴的建议,让我们写写这部剧,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苏家的各位成员、为什么他们会成为这个样子,以及如何面对和处理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
电视剧以苏母的离世而展开,在随后的剧情中,苏母在子女和丈夫的回忆或讲述中不时地出现,但正是这位戏份并不多的人物,深刻影响了整个家庭的结构,并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其他成员的性格和心理状态。
苏明哲很小就成绩优异,读清华,又去斯坦福深造,成为苏家人最大的骄傲。他从小也“识时务、明事理”,比如舅舅来家中庆贺要一起喝酒,明哲说自己不喝酒,舅舅劝说后,他丝毫不觉得受到强迫,开心地端起酒杯,让场面一团和气。
然而,当苏明哲从美国回来处理家庭事务,我们就看到,这位从小智力超群的“好孩子”并不像人们认为地那么“有智慧”。他回到家中,立刻穿上“长子身份”这套外衣,努力扮演一个有担当的大哥,甚至都没有去思考当时的处境是否允许这么做。
苏明哲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从小就是别人眼中的好孩子,懂得在适当的情境下做适当的事。苏明哲也接受了这样的人生设定,只要自己学习好,只要能按照他人或社会的要求去生活,他永远都能被父母夸奖、被别人肯定。他对这种身份认同得太深了,即便在无法承受的时候,他也要伪装下去,比如他失业了,妹妹到美国要见他,他还要欺骗妹妹,假装自己仍过着成功的美式生活。
在现实中,像苏明哲这样的人并不少,因为这种求助于智力发展、顺应他人的需求的反应模式,是小孩子面对母爱缺失时的常见情况。为了减少焦虑和恐惧对自身的影响,小孩子会将自己的真实感受隔离出来,用自己的智力表现和“听话”来换取照料者的喜爱。
然而,这种交换的代价可能是巨大的,因为它带来的将是“假性独立”。这样的孩子在长大后或许能获得很好的职业发展,但他们对自身的情感需求往往是陌生的,也很难与别人达成真挚而深刻的感情互动。
这一点恰恰反应在苏明哲协调家庭关系的过程中。他用的都是那些非常普遍的陈规旧俗,而不是发自本心的想法,比如“一家人就该如何如何”、“怎么说都是亲兄妹,何必这样那样”。
他总是用“应该”来要求别人、协调家人,很少去真正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不去考虑他们的心理感受,更无法从别人的要求来处理人际关系。他看似为了一个家庭的幸福操碎了心,但他对家人展现出来的更像是一种“假性亲密”。
苏明哲不清楚别人的心理需求,一旦别人没有按照他所习惯的那套社会秩序去行动,他就感到受挫、失望、甚至隐隐地愤怒,就像他的那句口头禅:“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无论苏母怎么无情地对待女儿,她仍拥有成为一个好妈妈的渴望。而做一个“好妈妈”是非常困难的,不仅是因为她会受限于现实因素,无法为孩子足够好的物质条件,更是因为母子关系必然包含好与坏这两方面,而很多照料者不愿接受这复杂、矛盾的情况。
为了满足成为好妈妈的梦想,苏母将自身的好品质、自己的关爱全部投射和倾注到一位孩子身上,那就是苏明成,而将自己的坏品质、自己不愿接受的一切全部投射到另一个孩子身上,那就是小时候可怜的苏明玉。这样,她就不用在面对同一个孩子时艰难地协调和整合互相矛盾的因素。
看似苏明成成了幸运儿,但一定程度上他又只是苏母满足自我愿望的一个道具——他独立发展的机会被剥夺了。在婴儿早期,充分的母爱是必要的,这能让婴儿获得完整的自我感,相信自身的力量。然而,现实终究无法满足我们的全能幻想,为了婴儿的健康发展,母亲必须让孩子适度地受挫,给他自主探索的机会。一味地爱孩子、保护孩子,并不是“好妈妈”的体现,因为孩子的自我始终被母亲吞没着,成为我们通常说的“妈宝男”。
在苏母没去世之前,看似苏明成已独自成家,但实际上仍然依附在妈妈身上。没有她的庇护,苏明成面对挫折和困难,总像个孩子,想法简单,偏执而冲动,情绪起伏大。当他实在无法承受,他会到妈妈的墓前偷偷哭泣。
所以,一个好母亲,是“足够好”的母亲,而不是为孩子建立一个“娃娃屋家庭”而让孩子永远免于挫折和失败的完美母亲。我们只有在向外探索的过程中受挫,才能更好地意识到,别人也是和我们一样有需求、有情感的存在,我们要肯定自己的感受,也要努力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寻求平衡,要承担失落与分离,才能走向真正的成熟。
在怒斥苏母残忍对待女儿之后,我们更需要了解的是,这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因为重男轻女并非唯一的因素。首先,苏母本人也是重男轻女这一观念的受害者。她原本也想更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人生,但是她被自己的母亲牵累和胁迫,为了弟弟的户口嫁给没什么出息的苏大强。
苏母的婚姻可以说是一场交易,她无奈地选择了对自己的“物化”,她厌恶自己的女性身份,也厌恶对现实屈服了的自己,因此她身上有着强烈的厌女倾向。
当苏母想摆脱这场婚姻,她又怀上苏明玉,被现实再次击败。这种种原因让苏母内心产生了诸多的厌烦、痛恨和绝望,她不愿在内心接受和消化这一切,而是将之投射到外部,落在了女儿身上。
所以,无论女儿多么优秀,苏母都不愿认可,不愿让她拥有自由而美好的人生,因为一旦苏母允许了,她就无法接受自己身上残酷的命运,无法面对向现实屈服的那个懦弱的自己。
可以说,苏母不断忽略女儿,不断打击女儿,其实都是她在精神内部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她不断像过去绝望的那个自己表明:这个世界对待女性就是如此残酷,我没有选择。
而苏明玉对待苏母的方式不同于她的哥哥,她拒绝接受母亲的投射,她用更激烈的方式将之反弹回去,让母女关系极度恶化,最后她与家庭断绝来往。
苏明玉又是幸运的,在她打工的时候她遇到蒙总,后来认识了有着兄妹情谊的柳青和无条件支持她的石天冬。这些人为她带来她的家人没能给予的帮助和情感的支持。
然而,过去的伤痛并不会如此容易地痊愈。当她面对母亲的遗像,再次回到原来的房子,再次面对自己的哥哥和父亲,当年那个受伤的女孩更频繁地出现,她仍旧需要成年后的苏明玉真正地接纳。
虽然与家庭断绝关系很多年,苏明玉并非真的绝情了,在她内心深处,那个被忽视的女孩仍然渴望着被家人肯定、被家人关爱。所以,她愿意为自己痛恨的母亲办葬礼、买墓地,愿意为当年没有帮助自己的懦弱父亲补足被骗的钱,这都是她在向过去的自己证明:我是值得被爱的。
苏大强是这部剧里“最有意思的人”。如果说刚开始他在苏母的压制下还有些让人可怜,那么在苏母去世后,他就成了一个让人完全讨厌的人。
苏大强身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面对自己无法控制的局面就开始逃避。面对女儿和妻子的争吵,苏大强从未试着协调,总是置身事外,去看报纸、上厕所;妻子去世后,明玉与明成吵架,他觉得与自己无关;但要是事关自己的好处,有没有新衣服、好吃的,能不能去美国,有没有新房子,他可就不愿置身事外了。
在苏大强的价值观中,个人追求、情感交流几乎都没什么意义,只有利益与权力才是重要的,而在现实中利益与权力常常能互相转化。以前受制于家庭权力,他学会了向权力屈服,学会了忍受;而一旦拥有了一定的权力,他定要抓住机会,成为一个控制者、欺压者、胁迫者,努力将之转化为自身的利益。
可以说,苏大强与苏母的这场婚姻,呈现出一种典型的权力运行机制。信奉权力至上的人,往往会在两个极端中迅速切换,要么是苏母式的专横和霸道,要么是苏大强式的臣服和屈从。
而这又是一体两面的,一个人展现哪一面,只是取决于当时对权力的掌握程度。所以,苏大强就像是苏母的一道阴影,苏母将精神内部那个对权力屈服的自己投射到丈夫身上,在家庭内部形成了一段施受虐关系。
在整个苏家,我们能看到一种典型的分裂式(splitting)结构,即将好品质归于一个家庭成员,将坏品质归于另一个成员,来维持个体、婚姻关系或整个家庭的统整感。
苏母在家庭内部就进行着这种分裂式投射,不同的儿女承担了不同的投射内容,让她自己能够更好地面对自己,比如为了体验自己是负责的、温柔的,苏母在自己与二儿子的互动中就能完成,比如她不用面对自己的愤怒,将这一部分品质投射到女儿身上,在互动中苏明玉无形中在逐渐成为一个坏脾气、不懂事的孩子。
这样的投射看似能让整个家庭的角色定位变得分明有序,但是这可能带来巨大的危险。比如父母投射的内容本身过于负面,这种投射又持久而强烈,孩子就可能接受了这些危险的投射,认同了父母眼中糟糕的自己,从而牺牲掉自己真正的自我认同。
虽然投射在人际互动中很难彻底消除,但在理想的状态下,它带来的消极影响可以被适当地平衡,这就需要父母对于孩子的依赖与需求具有足够的容忍和接受能力,并努力去认识和倾听他们的内心,以充足的耐心去寻找答案,而不是按照自己认定的情况粗暴地处理孩子的需求。
这要求父母能够接受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暧昧不清的状态和时刻,能够
接受自己的身上也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品质,这能让他们更好地察觉到孩子身上更多的面向,以更完整、更开放地态度对待孩子的成长。若能如此,父母与孩子之间便能发展出联合的能力,营造出健康的家庭环境。
现实中,很多家庭都没能达成这样的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改变原生家庭对我们的某些影响。小时候,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影响父母、与他们更好地沟通,而在长大后当我们对自身发展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与父母深入地沟通仍是值得我们去努力的。
当然,关系的改善并不能完全依靠一方。如果与父母沟通频频陷入僵局,我们也不必感到绝望,这时不如暂时与家庭拉开适当的距离,去寻找更好的关系来修复和滋润自己,就像苏明玉离开家庭之后,她仍然可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去拥抱更好的自己,去接纳过去并不美好的自己,同样是好的选择。
我们都渴望自己能拥有大圆满的结局,但现实生活不是童话故事。家庭和人生都是如此,有矛盾,有遗憾,有残缺才是最最普遍的状态。“都”字,包含着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我们很难做到方方面面“都挺好”,不如接纳这样的状况,同时不放弃我们自身的能动性,仍愿意为了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关系而努力,这样也是“挺好”的。
你说呢?
今日互动:你最喜欢剧中哪个角色?又是哪个角色,让你看到了自己在家庭中的样子?来留言和我们一起讨论吧。
参考资料:
马戈·沃德尔(2018).《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林清玉,吕煦宗,杨方峰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解读《都挺好》:妈宝男、施虐者、假性亲密,这一家为何这么乱? 网址:http://www.jrxk.cn/view/155664.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KnowYour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