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为什么人类进化过程中的色盲基因没被淘汰?

为什么人类进化过程中的色盲基因没被淘汰?

西瓜进化论 2019-04-23 浏览233次
为什么人类进化过程中的色盲基因没被淘汰?的头图

色盲是一种很常见的遗传病,这种遗传病并不是人类独有的,大多数的哺乳动物都是色盲,所以色盲具有普遍性。人类之所以保留了色盲基因,还是要从我们的祖先说起,哺乳动物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5亿年前。这时候恐龙主宰了整个生态圈,所以早期的哺乳动物,都是在夜晚进行活动,为了适应夜晚的环境,哺乳动物就产生了相应的进化。

从细胞的角度来看,哺乳动物的视网膜当中,存在着两种感光细胞,一种是视杆细胞,一种是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区别,就是前者对于光线的强弱比较敏感,而后者则对色彩具有高分辨率。但对于早期的哺乳动物来说,视锥细胞的作用有限,因为夜晚的弱光环境决定了视杆细胞的作用更大。

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有了更多的时间在白天活动,视锥细胞的作用就被无限的放大了。因为色彩的识别能力能让一些哺乳动物更好地获取食物,这些哺乳动物主要是灵长类。灵长类长期生活在森林当中,它们的食物主要是一些果实,果实的颜色有很多种,但成熟的果实一般趋于红色。红色的果实有更多的糖分,糖是一种生存的主要能量,如果能及时的发现成熟的果实,就代表更容易在野外的环境存活,所以分辨红色的能力非常的重要。不过这种能力,早就被哺乳动物丢失了,但灵长类动物的出现,又让这种能力重新被开发出来了。

色彩识别能力被开发出来后不断得到强化,然后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当人类出现时这种识别色彩的能力早已成熟。但分辨红色的能力有时会出现一些错误,因为分辨红色的基因并不天生的,它是分辨绿色基因的一种特殊变异。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视锥细胞中的红色视蛋白和绿色视蛋白靠的非常近,而且这两个视觉蛋白都位于人的X染色体上。这很容易出现识别错误,导致许多人识别红色能力弱,或者识别绿色能力弱,所以色盲基因其实是并不存在的。就目前的一些数据来看,患有红绿色盲的人类占到了总人类的8%,这个比例不仅远高于其它的一些遗传病,而且男性高于女性。这是因为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是XX,只要男性的X染色体是有缺陷的,他一定就是色盲。而女性的X染色体可能也有缺陷,但只要另外一条X染色体正常,女性就不会表现出色盲或者色弱。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为什么人类进化过程中的色盲基因没被淘汰? 网址:http://www.jrxk.cn/view/158770.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西瓜进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