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中国人勇闯非洲那么勤奋到底赚到钱了吗?

中国人勇闯非洲那么勤奋到底赚到钱了吗?

非凡油条 2019-11-08 浏览179次
中国人勇闯非洲那么勤奋到底赚到钱了吗?的头图

勤劳的中国人:

“为了活命而没日没夜地干活”

“中国人像蚂蚁,是机器人,不知疲倦地工作。据说他们是死刑犯,他们可以通过劳动赎罪免死,为了活命而没日没夜地干活。他们没有家人,没有节假日,没有好衣服。听说有些人偷溜了出来,一些人还跟当地女孩子结婚,成了现在的商人。”

这是一个移居到巴黎的阿尔及利亚人对中国人的印象。

显然这个人没见过多少中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来自于街头谣言和西方媒体的灌输。

比如“来到非洲的中国人是囚犯”的说法在整个非洲都很流行,据说始作俑者是一位美国人。由此可见西方国家对非洲的舆论影响。但这个流言在非洲如此深入人心,可能是因为中国人在那里的勤劳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而他们又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如此勤劳,就只能相信这种谣言了。

我想,幸亏他们不懂汉语,没看过某系列视频,不然这个谣言怕是会更加深入非洲人心。

当然,学过汉语,了解过中国文化的阿尔及利亚人,会对中国有一些好感。但当他们在现实中接触到中国人后,往往会有一定的幻灭感。有个自学汉语的阿尔及利亚人说:

“在东西高速公路的工地上看见中国工人一出宿舍门就小便,非常受不了这样不讲卫生的情况,中国人跟书本所介绍的完全不一样,之前对中国人的良好形象都被毁了。”

其实这种“幻灭”才是国与国之间民众交往的常态。“远香近臭”在哪都一样,人们往往对自己不了解但描述得很好的东西抱有美好幻想,但并没有什么东西是完美的,等多接触了看到了缺陷,原来的美好幻想就会坍塌。这一点对那些“一出国就爱国”的留学生也成立:发达国家比中国好的地方很多,但也不是完美的,近距离接触吃了苦头,原先的幻想就会破灭。

在阿尔及利亚的中国人还不多的2000年左右,阿尔及利亚人对中国是没多少印象的,熟悉的中国脸孔只有毛泽东和李小龙。但就是因为这两位名人,阿尔及利亚人普遍把中国人当朋友,因为他们说毛泽东曾经教他们打“游击战”,帮他们修铁路;李小龙则是世界上最能打的人,这对于中东民族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当地人对修铁路的记忆可能出了点偏差,毕竟毛时代中国并没有帮阿尔及利亚修过铁路,他们可能是把在东非的事挂到自己头上了。不过早年在阿尔及利亚留下点好印象还是好事,起码在十多年前,中国人在阿尔及利亚还不多,如果路上遇到堵车,当地人看到有中国人的车被堵在里面,就会自动让出一条路让中国人的车先过去。

一位在阿尔及利亚打拼了二十年的老华侨激动地怀念起当年的情景,并感慨起人心不古:

“刚来阿尔及利亚的时候,阿尔及利亚人很尊重中国人,抱着中国人就亲,那种激情,终身难忘。我们去办理营业执照,很多人在排队,工作人员先让中国人过来,先给你办理。我们出门打的,警察会把出租车叫下来,并且嘱咐司机一定要把中国人送到想去的地方。现在这些都没有了,中国人走在路上还被当地小孩叫阿里巴巴。”

解释一下,阿里巴巴是小偷的意思,不知道杰克马如果听说了这事,会是什么反应。

基建狂魔:

10万中国人挺进阿尔及利亚

为什么阿尔及利亚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有了如此大的转变呢?

其实很简单,在阿尔及利亚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了。

阿尔及利亚位于北非,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信仰伊斯兰教。历史上曾沦为法国殖民地,上世纪六十年代独立,上世纪九十年代经历了十余年的内战。

本世纪初恢复和平后,阿尔及利亚政局较稳定,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又比较丰富,因此吸引了国有基建公司来到阿尔及利亚承建项目。像铁路、国际机场、政府大楼、高级酒店、学校、医院等大项目都少不了中国建筑公司的身影。

随后很多中国商人也来到阿尔及利亚进行商务投资。

随着两国商贸往来的逐渐加深,在阿尔及利亚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2001年在阿尔及利亚的中国人也就几千人,到了2016年则已经超过10万人了。

这么多人和当地民众接触,难免会有不少冲突,加上西方媒体煽风点火,中国人在当地的形象自然没有以前看不见摸不着的时候好了。

这10万多在阿尔及利亚的中国人里,绝大多数是外派劳工,只有少部分人是在当地进行投资的,而这些进行投资的人里,不少是来自福建省福清市。那里是著名的侨乡,当地人有着出国打拼的传统,最出名的一个大概就是敢在美国开工厂火了一把的曹老板。

还有更多的福清老板是去了第三世界打拼。

比如来自福清市江阴镇的某甲,2009年去阿尔及利亚考察。他发现,当地对铝型材有着很大的需求,可当地只有一家大型铝型厂,其质量较差的产品仍供不应求。

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机会:国内铝型材产能都过剩了,质量也比阿尔及利亚的好,何不在当地投资建一座铝型厂,占领这块少有人开拓的市场呢?

尽管他不懂相关技术,但他回国之后,找到了国内一个退休的铝型厂厂长。当他把该厂长带到阿尔及利亚考察了之后,该厂长兴奋地说:

“这个厂如果能建成,那就是印钞机,而且印的不是人民币,也不是美元,而是欧元!”

这就是跨国投资的好处——可以发现未知的尚未饱和的市场,并整合多个国家的资源服务于这个市场。

某甲投资的这个铝型厂,生产设备和技术力量来自中国,资金也来自中国。原材料方面,当地没有回收废品的习惯,废铝很便宜,铝锭则可以从全世界其他便宜的地方进口。当地的水、电、汽油、柴油也比国内要便宜。

市场就更不用说了,由于某甲厂子的铝型产品质量比当地的好,尽管贵一些,仍然供不应求。

快乐而懒惰:

如何与阿尔及利亚人打交道?

当然,像某甲这样的跨国投资者,在享受跨国投资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要面临跨国投资的一些问题。

比如某个在阿尔及利亚的中国私人建筑企业负责人是这样评价阿尔及利亚人的:

“70%的人不讲诚信,90%的人没有时间观念,80%的人比较善良,喜欢帮助别人,90%的人生活很乐观,不像中国人相互攀比,不像中国人自己给自己增加生活压力,70%的人爱面子。”

看上去他们的内心结构很混乱,但混乱的东西在中东就显得不乱了,总能内洽。而在中国人眼里,这样的人可能生活上比较快乐,但不会是好员工。另一个中国建筑企业老板是这样评价阿尔及利亚人的工作态度的:

“没有人监督的时候就会偷懒,即使有人监督,也会找各种借口偷懒,比如抽个烟,半个小时就过去了,喝喝咖啡,一个小时就过去了。为什么那么多阿尔及利亚人要找中国人做房子?就是因为中国人做事的效率高,工作细致,质量好。”

在中国人眼里,阿尔及利亚工人常常迟到早退,工作时候再喝个咖啡聊聊天,一天能工作四五个小时就不错了,而这四五个小时里效率也很低。

而中国工人则是福报缠身,每天干12个小时都是常事,也难怪阿尔及利亚人无法理解中国人为什么如此能干,以至于他们只能相信来阿尔及利亚苦干的中国人是囚犯了。

其实正如我们在《十亿新穷人》里写过的那样,阿尔及利亚人这种工作态度不过是工业发展程度不高国家里没怎么受过工业社会规训的人的普遍态度罢了。

某甲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他发现当地的那家大型铝型厂,用的是上好的日本设备,可是阿尔及利亚工人技术不行,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不好。于是他从国内招募工人,让中国工人作为技术骨干带着阿尔及利亚工人工作。

另外,阿尔及利亚的治安条件不好,人身和财产安全也是在当地的中国人需要关心的问题。有人甚至总结了另类经验:

“如果中国人在打电话时,对面有一个小年轻人走过来,而你没有注意到却正在打电话,人家会突然抢了你的手机一溜烟跑掉了,所以我在阿尔及利亚买的手机都是很便宜的,国内就百来块钱的那种,远远见到有人走过来就赶紧结束通话并将电话放进口袋。”

中国商人在阿尔及利亚为了确保安全,也想要营造熟悉的文化氛围,往往租一整栋楼,多余的房间则租给其它中国人使用,就这样形成了聚居的空间。

聚居也有利于抱团,起码在和当地人发生冲突时,在人数上不吃亏。比如发生群殴事件,第一时间起码在阵势上不能怂,打完了之后才应该讨论调解等事宜。

当然,和阿尔及利亚人打交道也得搞好关系。为了防止东西被盗,很多中国商人聘请了当地人做保安,晚上住在仓库外面,白天则无需上班。

对中国商人而言,请来这些当地人做保安,防了贼,也在当地人那里说得上话了,更为当地创造了就业岗位,免得当地人嚼舌根说中国人抢走了就业。对当地人而言,睡个觉就有工资领,也算是个好差事。毕竟当地人不喜欢重体力活,喜欢保安和司机这种技术含量不高,还能一直坐着的工作。

在阿尔及利亚,除了关系,法律也很重要,这不是说那里纯粹就是个法治国家,而是说当地人关系对自己有利就讲关系,法律对自己有利就讲法律。为此像某甲这样的商人也必须乖乖遵守法律,投资建厂期间聘请熟悉法律的当地律师为自己服务,每个环节严格按法律来,以减少中间被坑的风险。

海外关系网:

你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镇子

某甲在阿尔及利亚事业获得成功并不是偶然的。

他本人早年在国内就敢打敢拼,90年代靠挖掘机生意赚了钱,后来在江西开过加油厂。

后来他出国寻找机会。当时很多福清江阴镇人(不是江苏那个江阴)听说迪拜淡水资源较为匮乏,纷纷跑到迪拜去开办淡水加工厂。他发现很多同乡在那里,竞争已经很激烈了,就没有留在迪拜,转而去阿尔及利亚寻找机会。

你没看错,当某甲到迪拜的时候,他的同乡已经把那里的淡水加工厂生意做饱和了……

福清江阴镇的人确实有出去打拼的传统,这也为他们在海外编织了一张规模庞大的关系网。

还是以某甲为例。某甲的弟弟和妹妹都在日本定居,某甲的小姨子则在日本定居,某甲女儿跟随女婿的家族在阿根廷开杂货店。在这样一张关系网中,江阴镇人对出国谋生并不胆怯,关系网也会给他们带来额外的人脉关系和信息优势。

以及资金优势。

做跨国生意时,启动资金往往那个是个难题。一般来说,以福建人的身份和他们的融资目的,正规银行是不太愿意向他们贷款的,但福建人内部从来也不缺民间融资的管道,往往可以通过同乡或是亲戚关系得到融资。

通过这种建立在同乡或是亲戚关系上的融资,借款方和贷款方能够建立起不同于陌生人社会的信任关系,使得借贷关系更具弹性——甚至可以没有完善的借贷文本。而受益的借款方在海外赚大钱后,也会回报乡里,发展家乡公益事业。

而对借款者的约束是给予乡土关系的,如果一个借款者没有诚信,那么他家族就在村子里抬不起头来,这种无形约束比落实到文本上的白纸黑字,在当地社会比法治更有威慑力。

于是借着这层乡土-亲缘关系,江阴镇人在海外的生意越做越大,给后来人也带来了更多的资金优势。某甲在阿尔及利亚的投资就已经过亿元了。

常年在海外打拼,过亿元的数字对当地人似乎也不是大事。在江阴镇,百万家产很常见,千万家产的户数也能占到全镇总户数的10%。

当然,在海外打拼的风险也很大。还是江阴镇,2018年前五个月,该镇几万的海外移民中,平均每个月死亡14人。毕竟多是在治安不好的发展中国家打拼,是有生命危险的。

那么多人在海外打拼时死亡,使得当地出现了失依儿童问题,以至于福州大学在江阴镇建立了失依儿童教学研究基地,帮助这些失去父亲或母亲的失依儿童。

前段时间39名被冻死在英国货柜车厢的亚洲人,一开始被国外主流媒体认为是中国人。我当时就很疑惑,因为这种货柜车偷渡的事情,发生在中国人身上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如今的中国人哪怕偷渡,也一般会选择像《非法移民屡禁不止,讲一讲我所知道的偷渡潜规则》里提到的较为安全的办法。

后来基本证实死者是越南人了,这真是一场悲剧。而在问题搞清楚之前,网上就有很多人急不可耐地认定他们就是中国人,还地图炮了福建人,这些人问题没搞清楚就胡说,不仅急躁,心眼也坏,实在应该读读《“地域黑”害了谁?》。

如今真实的福建向外移民故事,可是比很多人臆想的复杂得多,光一个福清市江阴镇的故事就足够丰富多彩了。不过这些老板们未必愿意宣扬自己的故事,他们更情愿闷声发大财。在他们亲缘和乡土圈子之外的人真不知道他们究竟有多少钱,经营着怎样的生意。

参考文献:

林胜, 王东伟.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侨乡失依儿童帮扶机制的构建——以福清J镇为例[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126(02):72-78.

谢德富. 中国人在阿尔及利亚的跨文化适应[D].武汉大学,2018.

林胜, 梁在, 朱宇. 非洲中国新移民跨国经营及其形成机制——以阿尔及利亚的福清移民为个案[J]. 世界民族(04):84-95.

本回完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中国人勇闯非洲那么勤奋到底赚到钱了吗? 网址:http://www.jrxk.cn/view/183418.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非凡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