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保姆纵火案受害者,为何比起死,我曾更怕活着?

保姆纵火案受害者,为何比起死,我曾更怕活着?

壹心理 2020-04-01 浏览70次
保姆纵火案受害者,为何比起死,我曾更怕活着?的头图

2020年,每个人都过得很不容易。

有位读者留言说:

妈妈走了,元旦时她还给我包了我最爱吃的韭菜虾仁饺子。那次回家,妈妈希望我结束北漂回老家工作,走之前我们大吵一架。

现在,我每天都很难过,沉浸在失去妈妈的痛苦中无法自拔。要是我那天能顺着她该多好。

生活中,没有人能绕得过生死,通常人们会觉得死亡对于每个家庭而言,是悲伤、痛苦和无法挽回的丧失。

但终有一天,它会与我们狭路相逢。成为我们不可避免的人生课题。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心理弹性。
它指的是人在发生巨大伤痛时,会暂时出现的创伤反应。比如失眠、噩梦、抑郁、记忆闪回等。

但1个月后,幸存者的创伤反应会慢慢减少,到了第6个月,除了极少数仍被严重的情绪困扰的人之外,大部分人都能恢复到正常的身体状态。

无法恢复的那部分人,可能会出现类似《海边的曼彻斯特》里的男主Lee的情况。

男主Lee和妻子生活在海边小城曼彻斯特,他们拥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有3个可爱活泼的孩子,还有深爱他们的哥哥和侄子。

然而,这个幸福的小家庭却被Lee用壁炉生火取暖给毁了。由于他的疏忽导致忘记装上罩子就出门买啤酒,3个孩子葬生火海。

妻子无法原谅他的过失,悲痛欲绝后离他而去。

Lee的用火不当,毁掉了一个曾经幸福温馨的家庭。他本打算一辈子呆在牢里赎罪,结果警察却说:“你犯了任何人都可能犯的错误,因此不需要定罪。”

因为无罪,Lee彻底崩溃了。他觉得自己害死了骨肉,不配被原谅,必须处以极刑。

于是他从警察手里夺走了枪,想自尽,结果迅速被阻拦了下来。

寻死又不能死,悲伤的Lee连终结哀伤都失败了。于是,他选择离开曼彻斯特,将自己所有的感受、情绪都隔离,沉浸在回忆中不断自我惩罚,让自己处于“死”的状态中。

Lee的这种反应,在心理学上称为:延长哀伤阻碍。

它指的是一种由亲近的人离世引发的病理性哀伤反应,

有以下4种表现:

1.持续悲痛:孩子离开成为Lee解决不了的创伤,阻滞了他正常的心智发展。最终这种伤痛夺走了他爱和感知的能力。

2.过度怀念:不能接受孩子死亡这个事实,除了自我丧失,还切断自己与外界的一切联结。

3.情感失调:Lee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抗拒亲密关系,连看到哥哥的尸体都哭不出来。

对失去孩子,他通过在酒吧里打架,用手砸碎玻璃,用身体上的疼痛替代内心的煎熬。

4.严重自责:偏执地认为孩子的死是他造成的,因为自己的过失才导致毁了一个家庭。

因为这场大火,Lee关闭感知,放弃求生的本能,不再寻找生命的意义,将自己困在悲痛之中。

这场悲剧对于Lee而言,不仅仅要面对丧子之痛,还有妻子的怨恨、警察的盘问,以及小镇居民的指指点点。

最痛苦的是,他要面临自己内心无休止的折磨和悔恨,他无法原谅自己的过失,渴望得到惩罚,却再也没有机会弥补。

对Lee来说,这不是人生低谷,而是绝望。因为走不出来,所以才要逃离曼彻斯特,逃离现实,去波士顿做底层修理工。

一天,工作中的Lee接到哥哥病危的通知,他立刻从波士顿返回故乡曼彻斯特。

因为路上堵车,他没能见到哥哥最后一面。站在哥哥遗体前的Lee没有哭得撕心裂肺,也没有流眼泪,而是保持一贯的沉默。

哥哥的死,将Lee强行拉回伤心故土。而当他知道,哥哥的遗嘱里将侄子小帕的监护权交给他时,更是百般拒绝。

他是一个背负痛苦的男人,做不到再次为人父母,更做不到重新回到故土生活。

在律师的再三劝说下,他决绝地将侄子小帕带回波士顿生活,然而侄子小帕不愿意。

小帕在曼彻斯特有2个女朋友,还有一支乐队跟一群朋友,所以他希望Lee搬回来。

一切不可调和的矛盾,都在生活细节中缓缓展开。

哥哥活着时,是Lee生活中唯一的一道光。哥哥去世了,将小帕交给Lee抚养,希望叔侄两人能相互治疗,彼此治愈。

Lee一度认为自己照顾不了侄子,然而在相处的过程中,小帕很在乎Lee的感受。朋友在家大闹时,他跟Lee说:你要是觉得吵,就跟我说。

包括留女朋友在家过夜,给妈妈打电话,希望能将家里的船留下来。他都一一征求Lee的意见。

直到有天晚上,小帕拉开冰箱看到里面的冻肉,想到爸爸要在冷库里待3个月无法及时安葬,终于情绪崩溃忍不住大哭。

看到小帕那么难过,Lee尝试让小帕和他母亲一起生活。然而事实证明效果并不好,他妈妈有了新家庭,而且很排斥他。

在这样的情况下,Lee慢慢试着在这个小镇留下来,陪伴小帕。

为了让侄子开心,Lee把家里的枪卖掉,帮小帕的船装了新的发动机。

为了小帕和女友独处时间更长一些,他被迫尝试和女友妈妈聊天。

在和小帕慢慢相处过程中,Lee的脸上露出了短暂的笑容。一切都在朝着新的方向走。

即使Lee最后将侄子的抚养权交给朋友,对侄子说“我走不出来”。但是从他开始留下哥哥买的沙发,在波士顿为侄子租下一间房时,他的心里就已经开始有牵挂和期盼了。

更重要的是,Lee已经和侄子建立了新的联系,而且是新的联系与体验。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杭州保姆纵火案里的男主人,林生斌。保姆的贪念一把火烧死了他三个孩子跟妻子,剩下他一人独活在世界上。
一直以来,大家都担心他的状况。

然而,在这次疫情中,他一口气捐了5000个口罩。
他也曾生不如死,想要以死终结自己的性命。但是,比Lee幸运的是,林生斌找到了情绪出口,他跟无数人聊天、哭泣、诉说。

他将妻子和孩子的形象纹在自己背上,他四处念诵经文,渴望和死去的亲人获得联系。

有人告诉他,你早晚会有自己的生活。他说,“不”他要永远记住他们,带着他们一起生活。

看电影《寻梦环游记》时,他记住了一句话:
生命的终结不是死亡,而是被所爱的人遗忘。

2020年的第一天,林生斌发了一条微博:

以前从没想过,当我到了40,将会是怎样。原来,到了这一天,许多道理自然就明了了。一些想不明白的事,就不再想了,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人生,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对于每个人而言,成长都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永远不知道生活还会有什么样的惊喜和挑战。曾经的经历,现在的责任,都会让我努力地走好以后的每一步。

电影《附属美丽》中的爸爸,失去了6岁的女儿,此后的生活中他封闭了自己的一切。与妻子离婚,不管自己的公司,对未来充满怀疑。他将所有的快乐都埋葬在女儿死的那一天。

直到作为心理治疗师的妻子和朋友多次鼓励和不放弃下,他终于对着妻子说出了女儿的名字,承认女儿去世这个事实。
然后和妻子携手,前往下一段旅程。

也许,你会说经历过痛苦的人怎么可能走得出来,电影里都是骗人的。

然而心理大师伯纳诺教授在《悲伤的另一面》里说道:

哀悼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而不是一种持久的状态。从时间线上来看,它更像是波浪的起伏。

它会在一段时间内主宰你的情绪,然后渐渐褪去,然后再次卷土重来,再慢慢退去,直到最后停止。

这种情绪的摇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减轻失去亲人所造成的压力。

从心理学角度讲,悲伤的结束,并非关系的终结,而是关系的重建。

就像林生斌和小女孩的爸爸,他们曾遭遇过不幸,但是当他们找到了一种新的联结方式之后,生活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相信Lee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在侄子的陪伴下,重拾生活。

《哀伤理论与实务》的作者刘新宪老师,在2008年的夏天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孩子。
那年,孩子16岁。

那种震惊、痛苦、悲伤、绝望、怀疑让他感到窒息,他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仿佛一切都在梦中。

最悲伤的是参加孩子葬礼时,一星期没掉眼泪的他,突然在孩子遗体前哭倒了,站也站不住。

因为他知道,这是他今生见孩子的最后一面。

孩子离开后,刘老师和妻子每星期都会去一次墓地。同时他开始帮助那些跟他有相同经历的父母,出书是其中一个疗愈自己、帮助他人的方法。

刘新宪老师提供了非常多实用的疗愈方法,也让我们更加正确了解死亡与哀伤。

刘老师某次和亲戚一起外出旅行,在一个游乐园旁边,他突然站住了。因为眼前的游乐场,让他想到了儿子小时候,曾经一起在这里玩过。

那个画面一直印在他脑海中,他站在那里愣住了,大概5分钟后,他从这种哀伤中走了出来,回到现实中继续旅行。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整合性哀伤。

它指的是人们带着哀伤和怀念,但依然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很多人在面对丧亲的哀痛,往往都会期待自己“走出来” ,但是哀伤心理学家认为,真正地“走出来”,不是不再思念,而是你可以自由地控制自己的思绪。

就像《附属美丽》中的妈妈一样,她依然会看孩子的录像,期待能够在梦中再次和孩子相遇。但她也愿意帮助更多人走出哀伤,重拾生活的希望。

这种状态就是你能可控地进入思念、回忆逝去的过往;同时还可以选择面对现实,好好地生活。
如果你身边有人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请不要试图强行拉他们出来。如果他们暂时无法接受帮助,请耐心地等待和陪伴,适当的共情和支持,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

比起语言上的帮助,也许他们更需要重建认知。那么心理治疗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通过重建认知,可以让他们识别并接纳自己的痛苦。

面对丧失我们需要哀伤修补,通过修补,我们能再次和其它事物获得联结,修复内部和社会环境中的自我。
写在最后

生活不可能一直如此糟糕,活着是对亲人爱的延续和思念。

每个人都有过不去的坎,可能难以言喻,也可能悲痛刺骨。然而,无论你正在经历或遭受什么时,请回头看看那些需要你,陪伴着你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独自忍受煎熬,说给信任的人,或者专业的心理支持。

世界和我爱着你。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保姆纵火案受害者,为何比起死,我曾更怕活着? 网址:http://www.jrxk.cn/view/199965.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