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内蒙古为什么会有朝鲜族?
内蒙古为什么会有朝鲜族?
今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东部有一座以牛羊肉和火锅知名于全国的小城——阿荣旗。
这是一处很有蒙古族地域风情的小城,非常符合人们印象中对内蒙古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风情的想象。然而有些令人想不到的是,在它的城区周围,竟然有着内蒙古唯一一处朝鲜族民族乡,这里生活着东亚最有农耕经验的族群之一。
内蒙古很大很长
阿荣旗位于呼伦贝尔与黑龙江省交界的地方▼
他们是如何来到这里的?
汇聚于此
1947年,朝鲜族人崔丙伦带领几户本族农民来到蒙东境内的阿荣旗寻找落脚点。
他们之所以从牡丹江地区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寻求更适宜定居的环境和土地资源,是因为东北地区东部的大部分水田和土地早已被开发完毕,遇到了人地危机,不得已才背井离乡。
东北地区虽然在晚清才大规模开发
但经过近100年的持续移民,找到无主之地已经很难了
这时候环境相近的内蒙古东部都很有吸引力了▼
经过一番地形勘察后,他们发现东光村一带的地势北高南低。这里背倚大兴安岭,面眺松嫩平原,北部有阿伦河上游流经,水质污染少,村内地势平坦,非常适宜开垦荒地和挖渠筑坝种植水稻。
东光村就在今天阿荣旗城区旁边,几乎连成一片
(图片来自:google map)▼
找到了新家,他们便返回牡丹江收拾行囊。
次年,崔带领第一批朝鲜族人迁入到了这一带,不过他们并没有选择去年的勘察地点,而是选择了上世纪30年代已有零星的朝鲜人开垦建居的新发西屯地区(今长发村西新发组)。其缘由或许是崔认为自己产生了误判,前辈选择的定居点要比自己判断的地点更好。
这里其实距离东光村不远,也在阿荣旗城区附近
但在后来的开垦过程却证实了崔的判断更加准确,东光村更加接近水源,也更方便种植水稻。于是有100多户1000多名朝鲜族人定居到了东光村,村名也在这时正式命名,寓意“沐浴东方之光,富裕兴旺起来”。
迁入这里后,新来的人们开始了艰辛的开发历程。为了开垦水田种植水稻,村民们在东光村北部拦截阿伦河水,筑坝,挖水渠,引入水源开垦水稻田。这件工作其实并不是一件易事,他们为了获取石料修建田间水渠,曾有部分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阿伦河是阿荣旗的母亲河
向东南方流去,最终汇入嫩江
(图片来自:google map)▼
这些人也是在阿荣旗最先开始种植水稻的民族,而他们的水稻种子则来自于伪满时期日本人带过来的“北海道”水稻品种。然而阿荣旗的气候条件不同于他们之前长期生活的牡丹江,这里纬度较高,属于寒温带半湿润性气候,无霜期又较短,刚开始种植的只能是80天成熟期品种。后来由于无霜期延长到110天,村民们又引入了100天成熟期的水稻品种,并不断进行改良。
阿伦河以及周边农田
(图片来自:google map)▼
1949年的春天,此时的东北地区已经实现全部解放,又有160户1000多名朝鲜族人从克山交城农场、龙江、洮南、王爷庙等地迁入阿荣旗,先后定居在格尼河流域以及良种场等地。
解放之后的1954年初,40多户朝鲜族人又从通辽新兴农场迁入了这里,他们选择了第一批移民定居过的新发屯和新发西屯一带。
几十户、上百户,也算是四方云集了▼
就是这前后三批部分朝鲜族人陆续开发建设了东光村、五地区村、靠鲜村三个朝鲜族自然聚居村落,它们成为后来新发乡的基本盘。
1956年,以三个朝鲜族民族村组成的新发朝鲜民族乡成立。不过它的名字并没有一直沿用下来,一会儿称红光,一会儿又称红旗,一会儿又是和中心城区合并,直到1984年才恢复原来的名字。
新发乡政府办公楼
(图片@用户晴转多云 / 图虫创意)▼
朝鲜乡
新发乡政府的所在地东光村位于阿荣旗中心(县城)那吉镇西北2公里处,那吉镇与东光村这一带向南以金界壕为界就是黑龙江齐齐哈尔甘南县的兴隆乡。在经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新发乡,朝鲜族同胞主要居住在东光与新发两个行政村之中。
那吉镇其实就是阿荣旗的城区
新发乡下面的多个村级单位,则在这个主城区周边
(图片来自:google map)▼
两省区交界的地带再加上地处汉、满、锡伯、蒙古、鄂温克、达斡尔多民族的文化氛围,以及现代新的生活方式的加入,使得这里既保留着朝鲜民族文化传统资源,又融入了当地的地域特色。
阿荣旗与甘南县蒙黑交界处的金界壕遗址
往南延伸就是碾子山金界壕
(图片@用户晴转多云 / 图虫创意)▼
阿荣旗的地理区位也较有优势,这里虽然没有客运铁路(仅有货运线扎阿铁路),但是距离滨洲铁路(中东铁路)上的扎兰屯站非常近,不过当地人往往还是选择隔壁的齐市,去齐齐哈尔站乘坐火车,毕竟这是周围离得最近的较大城市了,车次也比扎兰屯多。
距离上明显到扎兰屯更近
不过城市规模和经济方面,显然去齐齐哈尔体验更好▼
公路方面除了两个带“1”的国道(京漠线G111和绥满线G301)外,高速公路也有著名的绥满高速和集阿高速。
其中的集阿高速正是“北海至阿荣旗省际通道”的内蒙古最北段,这条通道在内蒙古境内往往被简称为“省际大通道”或“呼海大通道”,承担着蒙东地区的呼伦贝尔到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的东西横穿任务。而“阿荣旗”三个字在这条横贯东西的沿线上常常能够看到,无意中就提高了这座小城的知名度。
经常在内蒙古自驾的人们对“阿荣旗”三个字绝不会陌生
锡盟与赤峰交界处(图片@杔格)▼
进入21世纪,东光村依托于朝鲜族传统文化,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夏季是该地的旅游旺季,外来游客增加,驻足时间短,流动性强。经过各种措施,东光村吸引了许多从事旅游经营的人员,因为距离旗里只有2公里,所以在这里工作的人大部分都是在村里上班,城区居住。当地也开设了东光村与那吉镇之间的2路公交车,发车频率15分钟一趟,仅花10分钟便可以从村里到达城里,在方便当地人工作的同时,也方便了游客。
随着旅游资源的逐步开发,当地鼓励发展各种富有朝鲜族文化特色的农副产品,及其引申出的特色产业,比如注册品牌的加工厂有新发米业、振兴酒业,韩式泡菜厂等企业。说不定你平时吃的辣白菜就产自内蒙古。
民居建筑文化方面,旅游开发以前,村内居民多是朝鲜族传统的苫草房屋,现在大多是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白墙青色琉璃瓦的砖瓦结构房屋,和青瓦台具有一定相似度。
新民居,貌似农家小院
(图片@用户晴转多云 / 图虫创意)▼
当地也不忘提升自己的文化氛围,已建设了自治区唯一的朝鲜族民俗博物馆,作为朝鲜族民俗教育基地,希望朝鲜族传统民俗文化得以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文旅行业虽然在新发乡蓬勃发展,但在当今东光村朝鲜族人口流出的形势下,大多数年轻人选择去往中国的大中城市以及韩国就业务工经商,农业经济不再是这里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当地朝鲜族村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现象几乎不再存在。
生产模式的变化也影响了当地文化。在这里,朝鲜族传统庆丰收的节庆活动和娱乐项目随之消失,水稻种植文化作为传承朝鲜族文化的根基地位遭到破坏。
最为明显的就是在朝鲜族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他们的服饰与汉族基本无异,仅仅在重要的节日或礼仪场合会身穿朝鲜族传统节日服装。至于文字语言方面,当地几乎仅有老一辈的人能够完全书写和听读朝鲜语,年轻一辈的多数居民只会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但不会书写谚文。
还是能够见到一些谚文
(图片@用户晴转多云 / 图虫创意)▼
估计新一辈的朝鲜语水平已经退化到韩剧爱好者的水平了。
建设新发乡
虽然民族特色文化的软实力方面随着社会发展有所消退,但是作为旅游产业的硬核设施,可是在这里得到了巨大的加强。
这要从2009年说起。这一年开始,新发乡政府所在地正式由旗里搬迁到了东光村,当地加大了对东光村的投资力度,将着重打造朝鲜族特色民族村寨,目的是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前来参观。
一处具有朝鲜族风情的小镇
(图片@用户晴转多云 / 图虫创意)▼
2010年10月,当地在那吉镇的阿伦大街开始动工建设进村公路金达莱景观大道,次年即竣工,在景观大道与大街北出口的衔接处修建门楼,是最具有朝鲜族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屋顶为飞檐式结构,门楼的正上方分别用汉语和谚文书写“内蒙古朝鲜族第一家园”,从景观大道起点到门楼共99米,正是一个吉祥数字。
2011年,开始建设更多标志性的景点,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七彩广场和稻香湖。
七彩广场附近
(图片@用户晴转多云 / 图虫创意)▼
七彩广场的命名源于朝鲜族崇尚阳光色的传统习俗,赋有“幸福、美满、吉祥”的美好寓意。由于广场中央建有象征民族团结、守望相助的三和雕塑,周围呈辐射状铺设彩砖,像一条舞动的七彩巾。广场东侧,设置露天舞台,方便人们在重要节日时,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节庆活动和歌舞表演。
七彩广场
(图片@用户晴转多云 / 图虫创意)▼
广场西侧就是稻香湖,与用于灌溉稻田的水渠相连为其蓄水,湖上建有景观桥和景观凉亭(共七座)。同时在湖两旁还建造有方便游客观赏的伽倻琴长廊,这个名字来源于朝鲜族传统乐器伽倻琴和洞箫的组合而成,具有歌舞升平、太平盛世的美好寓意。
雪中的稻香湖
(图片@用户晴转多云 / 图虫创意)▼
湖的对岸还有一座景观水车,这个创意是由过去朝鲜族农民用水车转动产生的动力来带动“椿”制作打糕而联想设计。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景观都安装上了彩灯,在晚上可以为东光村营造美丽的夜景,星光璀璨,不亚于各地的网红薰衣草。
其实,东北的朝鲜族聚居区也不仅仅存在于中朝边境一线的延边地区。深入东北腹地,还有更多零散的朝鲜族乡镇。在这里品味朝鲜族风味,体验自然与延边或是朝鲜半岛本地大不一样。
参考文献:
刘慧心.东光朝鲜民族村社会变迁历程与民族村寨建设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来自:用户晴转多云 / 图虫创意
END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内蒙古为什么会有朝鲜族? 网址:http://www.jrxk.cn/view/201720.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地球知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