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相亲心理学:为什么优秀的你还单着?

相亲心理学:为什么优秀的你还单着?

DiggMind 2020-04-21 浏览258次
相亲心理学:为什么优秀的你还单着?的头图

提到相亲,大概有许多人都跟年轻时候的我一样,对此嗤之以鼻。潜意识地认为,那都是找不到对象,嫁不出去的人才会去的“尴尬”场合:

素不相识的两个人,被强行拉到同一个台面上,像面试一样有来有回地轮番“过招”,当然还要脸上笑嘻嘻,其实心里早就mmp,恨不得找个借口赶快逃离现场。

我们振臂高呼要自由恋爱,拒绝一切被安排的婚姻,到头来却发现身边的人陆续都结婚了,环看四周单着的只有自己了。于是痛心疾首,面对各路亲朋好友地轮番轰炸,最终也走上了相亲之路。

对于从未相亲过的我来说,听过朋友吐槽各种奇葩的相亲经历,也看过网上各类相亲的尬聊场面,其实还蛮想知道“相亲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唠唠相亲这件事。

01、为什么优秀的你还单着?

我们常常会发现身边单身的群体中不乏条件优秀的人,但随着年纪的增长,适婚的对象也越来越少,慢慢就成为了被“剩”下来的那一个。父母的催婚日常总会把“你也老大不小了,眼看就要30岁的人了”挂在嘴边,好像剩到了最后,就只能随便择一人过一生了。

我们不禁好奇,都市白领什么时候都成了“剩男剩女”?听起来似乎不符合进化论“适者生存”的法则。这些人的条件都挺不错,许多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对待爱情他们不少抱着坚定的“宁缺毋滥”之心,似乎对自己缺乏很好的定位。

一项调研结果显示,高学历大龄相亲男女的心理普遍受到以下四个因素影响,展开来说说。

① 追求自由

婚姻意味着责任,所以一些人不愿意接受婚姻的“束缚”,内心渴望自由,这是一种心理不成熟的表现,也反映出个体的自我中心性。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成年早期(18岁-30岁)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亲密VS孤独,这也是人们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阶段。

大龄单身男女在走向30岁时才进入形成爱的品质的阶段,但由于内心尚未成熟或是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那么自然会产生排斥心理。

一方面大龄单身男女渴望追逐自由,另一方面承受着来自家人的不断催婚,这样一来便形成了矛盾冲突:当事人心理不着急,没有处于积极的准备状态,但迫于家人的要求去相亲,这种被动与尴尬的局面会使相亲男女多以失败而告终。

长此以往,这样的状态会导致单身青年的自我认同危机,甚至会造成一些潜在的心理问题。

② 自尊心

不得不承认,在寻求另一半时,我们往往会受到世俗观念的影响,过分看重对方的身高、外貌、物质基础、家庭背景等外在条件,这种面子心理与自尊心密不可分,自尊心是内在动机,面子是外部表现。

除此之外,在相亲过程中,我们大多数情况会处于被动状态。

当访谈中问及“如果自己对对方满意,但是对方没有联系自己,你会如何处理”时,被访者没有一人会主动去询问对方,而是认为对方觉得自己不合适。

而当问到“如果自己对对方不满意,但是对方却主动联系自己,是否会应约”时,部分人则表示会应约。

我们都太想确定自己是被偏爱的那一个,害怕被拒绝所以不想过于主动。被动行为的背后也是自尊心在作怪。

③ 完美主义

调研结果同样发现,大龄单身男女有着较强的完美主义情结。

完美主义表现的背后是对自己的挑剔,这也使得他们对于相亲的要求会比较苛刻,过分注重细节,当对方的某一方面表现不符合自己的预期就会轻易地否定对方,或是纠结于对方的缺点。

在自由恋爱的市场,从来都不是一个公平的平台,更多的是一个白富美和高富帅通吃的局面。而相亲市场相对来说就友好很多,抛弃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和美梦,认清现实,那么相亲成功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在相亲阶段,男性与女性处于公平选择的状态,所以男性也不一定要追求女性,因为双方目标定位都很明确,都不会浪费彼此的时间。

④ 恐婚心理

恐婚心理一般是受到父母相处模式或是自身条件的影响。原生家庭不和谐,父母关系不融洽会导致子女对婚姻产生恐惧感。由父母关系不良而影响子女的婚姻观属于替代强化,如果子女生长的家庭环境不和谐,那么他们会对婚姻有着恐惧和排斥心理。

而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自身条件,这一点往往是阻碍高学历大龄男青年的因素。虽然他们的工作稳定,但是收入相对不高,如果家庭条件一般,那么面临的经济问题会成为不小的压力,使他们暂时难以考虑婚姻。

02、“相亲热”现象背后的原因

相亲,自古有之。古时候相亲前男女双方并不相见,由父母包办,并通过红娘拉线将男女二人约到一起,一般是男方由其家长或媒婆带至女方家相亲。

相亲过程中,男女双方不直接交谈,只是独自留意对方,待到相亲结束后,双方是否同意结亲,再由媒人传话。

现代的年轻人追求新奇、刺激、浪漫,许多旧事物早已被他们抛弃,但唯独相亲这种结交异性的传统形式却依然在新一代人群中盛行。人们纷纷走上相亲之路,不外乎这几个原因:

① 迫于父母及舆论的压力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一传统观念深深根植于每个中国人心中,正值适婚年龄的单身族的婚恋问题是父母最操心的。逢年过节都会被格外关心——“有对象了吗?”“今年不小了吧,该找了!”今天安排个相亲,明天再介绍个朋友,呆在家里久了都会被嫌弃。

似乎在长辈眼中,到了适婚年纪还不考虑婚姻大事是很不正常的,特别是那些思想比较保守的人还会带着有色眼镜看你,太多的闲言闲语和压力让单身族们难以招架。

② 摆脱单身现状产生的心理不适

未婚族在外打拼,受到打击时缺少家庭的慰藉与关爱,极易产生孤独、寂寞的情绪,久而久之必然会产生一些心理不适感,甚至会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严重者还可能会产生焦虑症、抑郁症等严重的心理障碍。

尤其是对于大龄女青年来说,一路求学工作,却没时间顾上自己的婚姻大事,等到一切条件都具备了,才发觉自己的年龄已经稍微偏大了,而年龄相仿的男士要么已经结婚,要么事业还未成功,很难再碰上合适的人选,在徘徊等待中,她们变成了“剩女”。

由此产生的危机感和恐慌感让人们开始产生紧迫感,心态影响着行为,人们开始调动身边各种资源来遇见更多的人。而相亲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人们认识新的异性,寻找潜在发展目标的机会,在这样知根知底的情况下,单身群体更容易找到门当户对的适婚对象。

③ 拓展交际圈

新时代的相亲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更像是认识新人的途径之一。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无暇参与更多的社交活动,加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更让我们圈子局限在屏幕之间,大家也慢慢开始接受这种“交友”方式:互加微信相聊甚欢约线下面基。

相亲能够把原本完全没有任何交集的两个人联系到一起,无形中扩大了交际圈。

所以,无需过分回避和抗拒相亲,通过相亲找到人生真爱的也大有人在。

03、怎样才能提高相亲成功率?

如果单身男女们都抱着真诚而非“游戏人生”的态度来面对相亲这件事,那么其实成功的可能性还是蛮高的。

从心理学层面分析,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方面来提高相亲成功率:

① 摆正心态,科学面对相亲

从目标和动机来看,相亲者的目标比较明确,动机较强,这种动机对于相亲成功本身来说是有利的。既然相亲的目的是自己所需要的,那么就必须正确认识、重视对待所有的相亲。

从社会心理学上来说,人们普遍渴望被重视。为什么热恋总是那么吸引人?因为人们在热恋中得到了对方一心一意的重视,哪怕这种感觉转瞬即逝,我们内心也会得到满足。

相亲也是如此,如果一味选择被动,选择“顺其自然”,那么对方自然感觉不到你对相亲的重视,感觉不到你的真诚,那么缘分也会越走越远。

当然,也不可操之过急。之前听朋友吐槽,一些男生在初次见面时便表现得用力过猛,各种小动作不断想要“跃跃欲试”,这确实会让人产生厌烦感,目的性太强,感觉自己的心理边界被侵犯。所以主动的前提是要控制好自己的举止行为。

就算这次相亲没成功,也无需自暴自弃,能够做到坦然地接受和面对:不是自己不够好,是上天为了让你和更优秀更适合的人相会。

② 重视相亲的第一印象

从相亲过程来看,效率是很高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家在《进化与人类行为》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指出,相亲成功与否在于初次见面的一刹那,一些人甚至只需要3秒钟。大多数人在见面几秒中就作出了是否继续交往的决定。

而这种“快速约会”的场合,与金钱、权力等因素没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在相亲之前双方对彼此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这更取决于“一见钟情”的感觉。

那么,第一印象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们曾在《实用相亲指南:距离相亲成功你还差这些》一文中写过一些提升个人相亲魅力的方法:

准时守信、注重仪表、举止得体、沟通融洽、面带微笑、记住姓名、引起共鸣、学会赞美......

当然,最重要的还有时刻保持着自信,这会给你的气质大大加分哦。

③ 积极关注,保持良好的互动

国外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在两性互动严重失衡的恋爱关系中,主动的一方很难长期坚持自己的爱,一旦撤离,被动一方将很难挽回彼此的关系。所以,在任何人际关系中,互动都是很重要的。

在挑选相亲话题时,尽量找到彼此感兴趣的。如果是自己不懂的,那么就保持微笑,积极的关注与倾听。

如果是你想了解的情况,可以主动询问,但不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毕竟这是两个人初次见面而不是一场面试,就算是交朋友也需要循序渐进有个过程。

即使对对方没有感觉,也应该让相亲保持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给对方留下好印象,而不是一种令人反感的漫不经心。

写在最后

人生真的很难,越到后半生越难。但如果能找到一个相互扶持的伴侣能够一起走下去的话,会更有勇气去面对这些难。

愿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要相信,爱到何时都不晚。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相亲心理学:为什么优秀的你还单着? 网址:http://www.jrxk.cn/view/202557.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Digg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