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云南六年级小学生完成博士同等难度研究,疑似“学二代”涉嫌造假

云南六年级小学生完成博士同等难度研究,疑似“学二代”涉嫌造假

DeepTech深科技 2020-07-14 浏览219次
云南六年级小学生完成博士同等难度研究,疑似“学二代”涉嫌造假的头图

“C10orf67 基因”、“结直肠癌”、“细胞周期”、“药物耐受”这几个关键词,再加上“基因敲低”“转基因小鼠”以及“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动物模型、临床样本分析”等研究手段,一个小学六年级学生能完成这样一个课题吗?

图 |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关于该研究的介绍(来源: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

看起来匪夷所思。但这样的“奇迹”,就出现在了 2019 年 12 月 17 日公布的第 34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中,来自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六年级的陈灵石就以“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为题,拿下了生命科学类小学组三等奖。该课题的介绍文字中就提到了上述关键词和研究手段。

这个信息近期被扒出来,迅速引发网络热议。有业内学者指出,这更像是一个硕士水平的课题,甚至是博士课题。更有身为生物学博士研究生的网友表示震惊:这些小学生是在娘胎里就开始上分子生物学了吗?

多条线索显示,陈灵石和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人员陈勇彬、杨翠萍的关系显得扑朔迷离。其中有什么猫腻吗?

相应的疑问还有,一个小学生究竟能不能做出这个课题?陈灵石究竟有怎样的资源能拿下这个课题?这样的“神童”又代表着什么社会现象?

如何才能完成这个课题

先来理清这个研究做了什么。

据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该项目的介绍是:

高原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机体对高原适应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低氧适应,而低氧在人类疾病包括实体瘤中也常发生。利用高原适应与肿瘤细胞适应的相似性,本项目前期利用遗传学比较分析了高原家养哺乳动物和对应平原物种的基因组和转录组,发现了高原哺乳动物低氧适应受选择的关键突变基因 C10orf67,并构建了 C10orf67 基因敲除小鼠,通过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动物模型、临床样本分析等方面对 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解析,发现 C10orf67 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敲低其表达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将细胞阻滞在 G2/M 期。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C10orf67 可以调节结直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因此,对 C10orf67 在结直肠癌中的功能解析,有望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点。

这个大赛来头不小,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体育总局、知识产权局、自然科学基金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

经 DeepTech 了解,这项研究还获得了第 34 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指导教师是吕冬梅、马倩、时燕萍。陈灵石是从全省 16 个州(市)的 553 名参赛选手中胜出的。

图 | 该研究的名称和指导老师(来源: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

仅仅从字面看,这些表述更接近学术论文中的摘要部分,而不像一个六年级小学生的表达习惯。

经 DeepTech 向多位业内学者核实,陈灵石这项研究已经超出一个普通小学生课题范畴。

其一是经费。这项研究需要细胞系、培养液、质粒提取、RNA 提取、抗体以及转基因小鼠构建,这些至少需要十多万元的经费。仅仅基因敲低的小鼠构建就要数万元人民币。这里还没有计算实验设备的成本。

其二是时间成本。一个本科生至少需要数个月才能构建一个敲低蛋白。陈灵石需要学会实时荧光定量 PCR,也就是在 PCR 扩增过程中通过荧光信号进行实时检测,还有蛋白质印迹实验,即利用特定抗体对样品进行着色来分析检测特定蛋白质,以及通过基因敲低来降低蛋白的表达。

对于初学者,这些操作很难一下子就得到完美结果。如果加上各种操作优化,这个过程至少需要数个月。当然,这里还没有包括实验设计、结果分析、操作培训的过程。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还展示了多张陈灵石在进行实验操作的场景照片,其中两张有关手写实验记录的照片。其中一条写到:“2018.1.9 老师们给了我一个基因,叫 C10orf67。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

图 | 陈灵石的研究日志(来源: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

第 34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 2019 年 7 月在澳门成功举办,也就是说,陈灵石最多用了十几个月完成了这个接近博士课题的研究。一个从零开始研究的小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研究,这与常识距离太远。

还有额外的疑点是,一个小学生是如何找到这个课题的?他为何选择了 C10orf67 基因,又为何选择了该基因与结直肠癌的相互作用?

陈灵石是谁?

搜索陈灵石及其研究信息发现,陈灵石及其研究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勇彬(男)和副研究员杨翠萍(女)有关。

图 |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上的陈研究员信息(来源: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

图 |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上的杨研究员信息(来源: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

一个直接的信息是,手写实验记录显示,吕老师(吕冬梅)于 2018 年 1 月 6 日带陈灵石到中科院昆明动物所“与陈老师和杨老师商量开展参与研究工作”。

图 | 陈灵石的研究日志(来源: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

另外一则来自图片分享网站 Flickr 的信息显示,一个以邮箱地址 “yongbinchen@sbcglobal.net” 作为账号名的用户,于 2005 年晒过一组名为 “陈灵石(Alex)出生照” 的照片。

图 | “陈灵石(Alex)出生照”组图照片之一(来源:Flickr)

照片中的男子和女子与陈勇彬、杨翠萍的照片较为相似。

图 | “陈灵石(Alex)出生照”组图照片之一(来源:Flickr)

据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信息,陈勇彬为该所肿瘤信号转导研究组负责人,而杨翠萍是同组成员。

C10orf67 基因的发现者来自昆明动物所研究人员。据昆明动物所官网,一篇题为《昆明动物研究所在家养动物高原适应遗传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的报道提到,研究人员从这些快速进化基因中,鉴定出一个新的低氧通路基因 C10orf67。该论文第二作者是杨翠萍,通讯作者之一是陈勇彬。

梳理两人简历发现,在昆明动物所之前,陈勇彬和杨翠萍两人有多年工作经历交集。陈勇彬于 2005 年 12 月到 2010 年 11 月在美国德州西南医学中心发育生物学系做博士后,而杨翠萍则于 2006 年 12 月到 2012 年 5 月在德州西南医学中心做博士后。两人同于 2012 年 5 月来到昆明动物所就职。

杨翠萍的简历还显示,她承担了科研项目“C10orf67 在低氧适应及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为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总额度 55 万元。

DeepTech 向陈勇彬、杨翠萍分别发邮件求证二人同陈灵石的关系以及对陈灵石研究的评论,截至发稿,二人均未回应。DeepTech 于 7 月 13 日致电陈勇彬实验室,一位工作人员称,不清楚陈灵石与二人关系,并匆匆挂掉电话。

对于这些质疑尚未有官方正式回应。据媒体报道,云南省科协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解释称,“当时陈同学答辩过了,所以我们把它推上去了。”至于被质疑是否有人弄虚作假,该人士避而不谈,只是称“以后会注意这方面的”。

灰色地带

事实上,科研人员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安到孩子身上并送去参赛拿奖屡见不鲜。

据《半月谈》报道,一位曾当过 “枪手” 的博士说,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 “代工” 过一个项目,关于空气污染物在密集建筑中的传播。他按照项目需要,做了建筑物周围流场数值模拟,说明建筑不同密度对于气流速度的影响,佐证试验里烟雾的流动跟计算吻合,再配上高清摄像的视频,就拿去给导师交差了。“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替某领导的孩子参加一项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做的。”

纵览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名单可发现,这些中小学生的研究不少涉及复杂的实验设计以及高端设备使用,这些均非普通学生能利用的社会资源。事实上,一些设备就连机构内的研究人员都不容易拿到使用资格。

图 | 第 34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部分小学组获奖项目(来源: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

为何如此?显然,升学加分是一个重要考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陈如平于 2019 年指出,有的家长出于子女招生升学等功利目的,对各种竞赛活动不计成本参加,不惜重金求奖,严重违背了竞赛的初衷和本来。

这严重影响了升学招生的公平性,这些“神操作”还可能为中国学术界的造假埋下了伏笔。

教育系统已经认识到此类比赛的乱象,如北京市高考政策已经于 2018 年取消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加分。

那么为何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仍然如火如荼呢?有推测称,一些家长仍然认为这类奖项有助于学生获得额外的好处。

得到教育部认可,也就是进入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便是此类活动的金字招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 2019 年名列该名单中第一位,但到了 2020 年名单便消失不见。

这类活动也成了一个灰色产业链。有熟悉这类活动的中学教师透露,有些评委自己在私下指导项目。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云南六年级小学生完成博士同等难度研究,疑似“学二代”涉嫌造假 网址:http://www.jrxk.cn/view/211930.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DeepTech深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