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西晋清谈界领袖乐广为何声名远播?乐广是个怎样的人?

西晋清谈界领袖乐广为何声名远播?乐广是个怎样的人?

知历史 2020-08-12 浏览113次
西晋清谈界领袖乐广为何声名远播?乐广是个怎样的人?的头图

大家都听说过杯弓蛇影的故事,很多人小时候还学过。仔细读书的人还记得课文中是这样描述乐广的:他重新倒了一杯酒放在桌面上。问客人说:“还能看见小蛇吗?”客人说:“像以前一样看见那条蛇了。”乐广解释原因给客人听,同时把墙上的弓拿下来,蛇影就消失了。

小时候不太明白乐广为何如此麻烦,解释下不就行了?喜欢动脑的人仔细想想就明白了其中的根结。平平常常的解释哪有那么大的刺激效果,乐广主要是唤起客人的幻觉重现,才能解释清楚。他更聪明的是把弓取下,从而演绎了以后的过程。

仔细看看乐广不愧是个大哲学家——当时的清谈巨头。

乐广,字彦辅,南阳淯阳人。父亲乐方,曾经做过曹魏征西将军夏侯玄参军。第一个发现乐广天赋禀异的人当属夏侯玄。

据记载,夏侯玄有一次到乐方家做客,对乐方说:“我跟乐广这孩子有过几次谈话,我看他风姿神采,谈吐流畅,事理通彻,将来一定会成为名士。你家里虽然贫穷,但一定要好好培养这孩子,将来必定大有作为,光耀乐家门户。”

可谁料乐方早死,乐广小小年纪就成了孤儿。后来,乐广跑去山阳侨居谋生,日子过得相当清贫,也没人知道他曾得到过夏侯玄的赏识。

乐广虽然家贫,却独有一种简约谦逊的品格,他善于清谈,别人和他交谈的时候,听他讲道理常常听得入神,他说话言辞简约,条理清晰,很有真知灼见,并且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随意发表看法,这使得他在西晋清谈界很有声望,但是他又不贪图享乐,这样就显得更加可贵。

事实上,西晋元康年间清谈界曾有王戎、乐广、王衍三大巨头,而且后起之秀无数。

王戎少时聪明,有幸与竹林其他几位贤人有过交往;王衍家族富贵,风度无人能及。

但乐广是唯一凭真才实学鹤立鸡群的,因此当时公认乐广成就最高,所以他在清谈成风的西晋逐渐成为一个清谈的领袖。

乐广虽然善于清言,却在书法文笔方面显得稍稍逊色,也就是口头表达能力强,但文字表述能力欠佳。

有一次,乐广打算辞去河南尹的职务,可是觉得自己文笔较差,便请文采风流的潘岳替他写辞表。

潘岳就说:“你简单地写一篇文字,表达一下你的意思,我得先明白你的意思才好落笔。”乐广提笔,写了一篇两百字的文章。潘岳对此加以修改誊写,为他写成辞表,谁料到这份辞表辞藻华丽,书法飘逸,竟成了当时有名的书法作品。

人们都感慨道:“乐广借潘岳之笔,潘岳取乐广之意,真是一副好作品啊。”可惜当时乐广玄学清谈的场面无法记录下来,现在只能通过几个小故事,来想见他当时的风采。

当时时人都以放任不羁为荣,王澄、胡毋辅等人甚至当众裸体。乐广闻听就笑言:“名教内自有乐地,何必乃尔!”这里表面说的是儒家之教,实际上说自己的精神追求自然比这些所谓名士高出一头。抛弃表层,取其精华!

总而言之,其他的名士言谈或者从古人的成言发阐,或者直接论发眼前事实,甚至直接作秀,而乐广的清谈可谓是多有逻辑思维的特点。

据说有一次,一个人读《庄子》,读到书中一句“指不至,至不绝”时,不明白其中的意义,就去问乐广。

乐广并不逐字逐句加以解释,只是用一些实物巧妙地解释一些道理,比如这时他就用麈尾柄敲着几案问客人:“达到了吗?”客说:“达到了。”

乐广又把麈尾举起来,说:“如果是达到了,那又怎么能脱离呢?”客人于是领悟了其中的道理,心悦诚服。

乐广说话言简意赅,大都与此相类似。这甚至开了两百年后禅家公案的超脱的头。

有人认为“指不至”中指就是“指出”,或者说“名称”、“表象”。至就是“实质”,或者说“内在”、“本质”。那么合起来的意思大致就是说,我们无法通过外表感知而确切地明了其内在本质,有点儿测不准原理的味道。

事实上这个故事讲的应当是哲学上的转向:从独断论哲学到批判哲学。

乐广为政做官时也有所功绩,史书记载,“乐广在任时虽然没有显赫的功誉,然而当他辞去河南尹一职时,人人都非常怀念他在任时的情形”。

这是后来谢安做地方官时所给予的评价,因此可以看出乐广确有吏才,他的这种成就在当时堪称完人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知历史工作室。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西晋清谈界领袖乐广为何声名远播?乐广是个怎样的人? 网址:http://www.jrxk.cn/view/215096.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知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