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半坡遗址,一座六千多年前的村落有什么神奇的发现?
半坡遗址,一座六千多年前的村落有什么神奇的发现?
陕西西安东郊的半坡村,面临产河、背倚白鹿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土壤肥沃。在距今六千七百年前,一支原始人在此定居生活,并在这里留下十分丰富的文化遗存。1954至1957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对这里进行大面积勘察,第一次大规模地发掘出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部落遗址。
半坡遗址面积有5万平方米,分为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
半坡氏族村落的布局,南北较长,东西较窄,犹如椭圆。村落中心是氏族成员的居住区,有密集的房屋,储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房屋有半地下室和地面木架建筑两种,建筑材料主要为泥草、木料;结构匀称地面铺设地板。围绕居住区有一道宽5.6米,长约3000米的大沟,是保证村落安全的重要设施--防御沟。东北部是制陶区。
在已发掘的数万平方米面积内,计有房屋遗址四十五座,房屋建筑密集分布和多层叠压说明半坡先民在这里定居时间很长。
此外,还有圈栏2座,窖穴200个,陶窑6座,墓葬250座,其中小孩瓮棺葬73座,以及上万件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还包括兽骨、果核和腐烂的谷子(粟)等。
生产工具,基本以石质、骨质为主,可以分为农业工具和渔猎工具。石器有斧、铐、凿、刀、铲、砍伐器、磨棒、磨盘、箭头和纺轮等;骨器主要是刀、锥、铲、凿、针、箭头鱼钩和鱼叉等。另外,还有一些工具是陶制的。这些工具,证实半坡人过着以农业生活为主,兼经营打猎、捕鱼、饲养家畜等生产活动。
半坡人早已学会制作陶器,除制作一些工具外,基本都是生活用具。有盘、罐、盂、碗、杯、壶、瓮、瓶等,几乎囊括了现代生活中日常用陶的所有种类。如水器可分打水器、运水器和储水器,包括小口尖底瓶、葫芦瓶、长颈壶、带流缸等。其中,尖底瓶主要还是为了方便汲水,甄则用来蒸食物,可谓精心之作。
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半坡先民还创造出绘画、雕塑、装饰等艺术作品,还有保留在彩陶上的、带有文字性的刻划符号。
其实,能代表当时绘画艺术的,就是彩陶了。表面上的题材多数是劳动对象和大自然景物、景象。如张着大口的鱼,奔跑着的鹿,栩栩如生;山形、水波、树形、网状等构图,尽管简单明了,但是点画却十分有致,且布局适当。
此外,这类陶器上除了绘画,还有各种装饰的纹路。如弦纹、绳纹、线纹、锥刺纹、划纹、指甲刻纹、编织样纹和布纹等。而陶器的盖、纽,一般为雕塑品,主要有人头、鱼形、兽头、鸟头等。
半坡遗址墓葬共计发现250座,一种是成人墓,计174座,一种是小孩墓,计76座。成人墓一般埋葬在大围沟外北边的氏族公共墓地里,也有一些埋在沟外的东边和东南边。而小孩的墓,多数是瓮棺葬,也有以成人的葬法埋葬的。
不过,两者基本上是异地而葬,小孩的埋葬地靠近居住区,而成人墓则远离聚落居地。
另外,北边的墓葬坑位排列十分整齐,西边的更是纵横排列非常整齐有序,间距约Ⅰ米,也有近到0.5米的。而东、南边的较为零乱,很少有叠压和打破的现象。
半坡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为研究我国仰韶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河南渑池的仰韶村而得名。共发现遗址千余处,经较大规模发掘的有10多处,其年代约为公元前4800年至公元前3000年间。
当然,在半坡遗址中出土的石器、骨器和陶器,表明半坡先民是我国农业文化的先驱者之一,同时也说明华夏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半坡遗址,一座六千多年前的村落有什么神奇的发现? 网址:http://www.jrxk.cn/view/244645.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历史蓝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