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日本为何锁国?江户时期不可告人的锁国真相,只为阻断海上贸易?

日本为何锁国?江户时期不可告人的锁国真相,只为阻断海上贸易?

MY分享站 2022-01-13 浏览249次
日本为何锁国?江户时期不可告人的锁国真相,只为阻断海上贸易?的头图

日本在1620年左右到1854年被美国人打开国门为止,有200多年的锁国时代。但是,锁国或锁国时代其实是后来诞生的名词,17世纪末,德国医生坎贝尔(Engelbert Kaempfer)作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医生,曾到长崎的荷兰商馆待了两年,后来写了一本《日本志》(De Beschryving van Japan),全面地向西方人介绍江户时期的日本,其中谈到江户幕府禁止日本人去海外,也不允许外国人到日本的情形。约一百年后的1810年,荷兰语翻译、荷兰学研究家志筑忠雄把《日本志》其中一章翻译出来,自己加了标题称为《锁国论》,锁国这一说法就慢慢传开了。

日本人锁国的真相

中国明、清时代曾断断续续有海禁政策,为的是防止倭寇的侵袭以及民间贸易的繁盛影响到朝廷的朝贡体制。但江户时代的日本为什么要实行锁国政策呢? 其实锁国政策的目的是为了禁止和消灭基督教,或者说是消灭基督教势力对幕府政权的威胁。为了禁止基督教的传教士来到日本,也为了禁止有关基督教的书籍传入日本,日本索性断绝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贸易 。

每个专制政权都要竭力排斥对其政权构成威胁的势力。当江户幕府认定基督教势力对其政权的巩固和稳定构成威胁时,就想方设法制定排除这一势力进入日本的有力措施。于是,江户幕府1612年发布命令,要求除了明朝的船只之外,其他外国船只只能在今长崎县平户港进入,便于管理和限制是否有传教士或有关宗教的书籍混入日本。1633年发布命令,禁止获得政府特别许可的船只(这类商船被称为“奉书船”)以外的任何船只到海外,也就是说,不允许日本商船到海外进行贸易等活动,幕府害怕这些船去了海外(尤其是西班牙、葡萄牙领地)后,会受到基督教毒害,外国传教士会乘坐这些船偷偷进入日本,或者把传教的书籍带进日本。这样就断绝了日本与海外的贸易。

1635年又发布一道命令,禁止所有日本船只到海外,不仅如此,还禁止去海外的日本船只回国,幕府当局害怕海外的日本人受了基督教的毒害,回国后帮着传播基督教的邪恶思想。这有点不近人情了。这一年,幕府规定即使是来自中国和荷兰的船只,也只能指定在长崎进港。1637年,九州爆发大规模基督教徒反抗的岛原起义,使得幕府当局更加害怕基督教的影响,于是1639年又发布一道命令,禁止葡萄牙商船在日本靠岸登陆,而这之前,日本已断绝与西班牙的贸易。这样一来,日本差不多与西方世界隔绝了。

为了拼经济,日本人只开放以下2个国家进行贸易

日本这一切措施并不是为了禁止与外国的贸易,只是害怕基督教传教士和基督教的影响渗透到日本。虽说是锁国,实际上并没有把日本与外界彻底隔绝。它允许两个国家做贸易—中国和荷兰。中国不是基督教国家,虽有少量传教士留在中国,不过应该不会形成大规模的危害。而荷兰是西方国家,幕府怎么会许可它来日本呢? 原来荷兰人很会做生意。

16世纪末期, 重商主义在荷兰兴起, 海外贸易大大促进荷兰国力的发展, 17世纪初时,荷兰已把触角伸到东亚,建立荷兰东印度公司,日本是其重视的市场之一。已改奉基督新教的荷兰人对日本人说他们不是天主教国家,和西班牙、葡萄牙完全不一样,绝对不会在宗教上危害日本。当时幕府当局害怕的是基督教,而不是西方,一听荷兰人的说法, 就答应和他们做贸易, 不过还是很小心的, 限定在长崎与中国、荷兰做贸易,为了害怕传教士或有关基督教的书籍混杂进来,还把中国人和荷兰人的居住区限定在一小块地方,不允许双方人员自由出入。

据文献记录,1634年以后的十年内, 每年平均有57艘商船自中国来到长崎, 每艘船大约有船员50人左右, 这一数字随着明、清两代的海禁政策变化有所增减。一开始中国人可以随便居住在日本人开的民宿或简易客栈内 ,后来江户幕府的锁国政策渐趋严厉,为了减少中国船员与当地人之间的纠纷,于是在1689年建立“唐人屋敷”,有点类似今之唐人街。不过“唐人屋敷”是被封闭的,外面建有一条水濠,再用围墙和竹篱与外界相隔,一般人不得随意进出,但青楼女子和僧侣可以进入。

据文献记载,“唐人屋敷”共有三万六千多平方公尺的面积,里边除了仓库、货栈等之外,大约有二十栋两层楼的房子供商人和船员居住,由于往来中国和日本之间相当不易,一般人在此平均居住一百八十天左右。

当时中国的船只主要来自福建和浙江一带,带来的货物有生丝、纺织品和砂糖 ,还有皮革、中药和书籍等。砂糖的原料取自甘蔗,而日本不产甘蔗,江户中期之前,几乎全依赖进口, 因而属于珍稀品。江户时期之前,中国几乎是日本唯一的砂糖进口来源,砂糖在品目上原本归在药材一类,因此无法确切知晓其进口量,16世纪末期开始获得官方特别许可的“朱印船”贸易,从中国进口的货物品目中,首次出现了“砂糖”字样。后来,砂糖的进口除了与中国的“朱印船”贸易外,又多了一条来自荷兰的渠道。

据日本学者研究, 1637年由中国进口的砂糖为160万斤, 1641年为574万斤,1662年为393万斤,而这一时期由荷兰进口的砂糖每年大约70万斤左右,数量不少。另一类是书籍,商人们运送书籍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传播文化,而是中国书籍在日本拥有广泛的市场,可以盈利,这时期传入的书籍有中国古典文学书 、历史书、医学书、本草书等。

除了“唐人屋敷”之外, 还有进驻荷兰商馆的“出岛”。17世纪初, 荷兰在东亚的势力逐渐崛起,1602年,正式成立荷兰东印度联合公司,1609年,罗德莱斯号等两艘船舰来到紧邻长崎的平户,经江户幕府的许可,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平户设立荷兰商馆,正式开始和日本的贸易。幕府当局于1636年在长崎西部沿海地带填海建造“出岛”,将葡萄牙人局限在此,仅有一座小桥与市区相连。第二年发生教徒起义的“岛原之乱”,幕府索性把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全逐出境外,而具有新教背景的荷兰人则被允许将平户的商馆迁到出岛,成了荷兰人与日本人贸易的大本营。

“出岛”的面积比“唐人屋敷”小得多, 仅有一万三千平方公尺。官府在联络桥边设立检查站,未经准许,日本人不可入内,荷兰人也不可随便出入。1720年,幕府解除对宗教书籍之外的洋书禁令,加上荷兰商馆的馆长每年一次(后改为5年一次)去晋见江户的德川将军,与日本人接触的机会使西洋的新知识逐渐扩散到日本的知识阶层,尤其是医学和地理航海知识,造就一批通晓荷兰语的人,于是日本诞生了一门学习研究西洋新知识的学问,称为“兰学”。

此外,日本这一时期还和朝鲜有通信使的往来,通过萨摩藩一定程度控制的琉球与东南亚展开贸易。因此,江户时代的锁国主要是为了禁绝基督教,在此前提下,还是设法展开与海外来往,并非把国家完全封闭起来。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日本为何锁国?江户时期不可告人的锁国真相,只为阻断海上贸易? 网址:http://www.jrxk.cn/view/251025.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MY分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