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长城之外竟还有一道外长城!汉代受降城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
长城之外竟还有一道外长城!汉代受降城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明忆
字数:3115,阅读时间:约6分钟?
编者按:网络上,“强汉盛唐”也算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对于在北疆大杀四方的汉朝军队,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诸多名将的赫赫威名,也让一座军事要塞成为了草原上,无数腥风血雨兴衰荣辱的见证者。这便是屹立在长城之外的——汉受降城。本文就来聊聊有关于这座受降城相关的考古发现。
▲汉长城遗址
1957年,当时的蒙古国学者在南戈壁省的诺姆贡苏木附近,发现一座古老的夯土城堡遗址。由于在这座城堡附近发现了大量的箭镞,因而当时的蒙古考古学家武断的将这座城堡推断为是由匈奴人所建,还为这座遗址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巴彦布拉格(蒙古语:泉水丰沛之地)要塞遗址”。但是有些时候打脸总是来的那么强而有力。不久随着蒙古和苏联考古学家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汉代铜钱和兵器,匈奴城堡的观点被推翻,转而认为这座城堡就是汉代在草原腹地修建的受降城。
▲巴彦布拉格要塞遗址
根据史书的记载,汉受降城最早是在汉武帝时期,当时的因杅将军公孙敖奉命建造。此时正值匈奴统治者乌维单于离世,其子年幼的儿单于继位,在这主少国疑的危险时刻,偏偏草原地区又发生严重的“白灾”,在这种情况下,匈奴的左大都尉果断横跳,甚至还想拿下儿单于的脑袋,以此作为献给汉朝的见面礼。
▲匈奴贵族服饰
不过尴尬的是,虽然受降城是修完了,汉朝也在受降城安排了驻军,但最后等到的却不是匈奴左大都尉的降表,而是反杀左大都尉后,怒气冲冲的儿单于。虽然驻守受降城的汉军最后抵挡住了儿单于的报复攻击,但是这座过于深入匈奴腹地的汉朝城池,却不可避免的成为汉朝和匈奴拉锯的前线阵地。
▲汉匈战争
那么这座在蒙古国南戈壁省发现的遗址,真的就是这座传奇的草原要塞遗址吗?这个的答案……只能说可能是也可能不是。首先从巴彦布拉格要塞遗址中出土的大量汉朝兵器、铠甲甲片、马具、五铢钱,以及一些瓦当碎片和印章。从这些证据来看,的确可以确定这座要塞,至少应该是长期处于汉朝的控制之下。
▲巴彦布拉格要塞遗址出土的汉朝文物
更为重要的一个证据,正是让巴彦布拉格要塞遗址,在中文互联网上小有名气的尸骨坑。在这尸骨坑中,埋在了多达五十多具尸体,其中有些尸体严重残缺不全,有的则是姿势扭曲,仿佛在生前收到了很大的痛苦。于是乎,在网上开始流传,这些尸体,曾经是被匈奴俘获虐杀的汉朝士兵,亦或是相反的,这些尸骨是被汉朝虐杀的匈奴士兵。
▲巴彦布拉格要塞遗址出土的尸骨坑
由于这一说法要说的话,似乎也是那个年代人们能干出的事情,所以包括笔者本人在内,许多人都或多或少被一说法带跑偏过。不过实际上,这个尸骨通过DNA、同位素、碳十四检测来看,网上流传的两种说法基本都可以排除。首先这座尸骨坑里的尸骨,通过DNA检测来看,的确大部分都属于北方汉族,因而大概率是汉朝士兵。但是同位素和碳十四检测的结果来看,这些人并非是同一时期被埋葬再次,许多尸骨之间有着较大的年代差异,而且同位素的检测结果也显示,这些人不仅出身不同,也并不是同一支在这里长期驻守的军队。
▲巴彦布拉格要塞遗址出土尸骨
不过虽然年代不同,但是从这些尸骨上的切割痕迹来看,他们大概率的确是死于非命,不过这些相比于被处刑,这些尸骨更有可能是被集中埋葬的战死者尸体,加之不同时代的尸体填埋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对视角较早的尸骨和墓穴造成破坏,最后变成了尸体相互叠加,尸骨姿态扭曲破碎的惨状。
不过也正是这些尸骨,却又给人们带来了一个难题。通过对这些尸体的碳十四鉴定来看,年代最早的尸骨,应该是死于公元前190年左右,此时汉朝还处于刘邦之子,汉惠帝刘盈的统治时期。这比起文献中记载的公孙敖修建汉受降城,要早了小一百年的时间,这就给这座遗址真正的身份,以及在现在已有的文献之外,汉朝和匈奴的之间的关系究竟有着怎样的微妙关系,都要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般认知中,汉朝此时在丞相曹参的建议下正出于休养生息的状态
不管巴彦布拉格要塞遗址是否就是曾经的汉受降城,这座遗址的考古,其实只是整个蒙古南戈壁省考古的冰山一角。目前在整个辽阔的蒙古国南戈壁省,通过考古发现了一整条完整的长城,和与长城相配套的堡垒要塞。
▲蒙古国南戈壁省长城和城堡
一般在传统的认知中,中原王朝修建的长城,往往都是沿着农耕地区的边缘。不过对汉代长城的考古,却发现在围绕核桃边缘的长城之外,两条向着西北延申的“外长城”,一路探入了蒙古高原腹地。不过考虑到后来的西夏,在修建延申到蒙古高原的长城时,很有可能利用了汉代“外长城”,因此汉代的“外长城”的具体走向,就需要更多的考古结果来进行论证。
▲外长城
到这里就有两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了,首先为什么汉朝要修建这要一条,在军事上堪称激进的长城。要解答这一点,就需要先看一下这道长城的两头。在东线,这里时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河套平原,而在长城的西头,却是一个大家有些陌生的地理名词——居延泽。
▲今天的居延海
今天的居延海已经一分为二,东湖被称作“苏古诺尔”,西湖被称作“嘎顺淖尔”。但是就像汉江平原已经消失的云梦泽一样,汉代的居延泽,也同样时是涵盖了“苏古诺尔”和“嘎顺淖尔”的巨型湖泊平原。今天我们已知的南外长城的西端,实际上也正是坐落在古居延海的东岸地区。
▲出土的居延汉简
换言之,这道长城的作用,很有可能一方面是在河套平原和居延泽沿岸之间,依托长城打造一条安全的交通线。另一方面,这条长城也可以依托这两地提供补给,抢占当时适合耕地的湿地草原,挤压匈奴在漠南地区的活动范围,更是对匈奴可能发起的袭扰提供警戒作用。
▲北边的汉朝骑兵
说到这里,也就迎来了最后一个问题,汉朝的军队,真的能守住这样一条深入草原腹地的长城吗?这个的答案就有点微妙了。结合文献中匈奴后来一系列入侵行动来看,显然汉朝并没有像经营其他地区长城一样,很好的维持住外长城的防务。甚至考虑到汉武帝末期,汉朝国力枯竭的情况,外长城的一系列防御建筑和人员部署是否完成,这些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不过如果就这样,简单的认为汉朝并没有在外长城地区维持军事存在,那也太过武断。毕竟巴彦布拉格要塞遗址的考古发现,尤其是各个不同年代汉军尸骨坑的发现,说明汉朝军队不仅在深入匈奴活动腹地的地区站稳了脚跟,甚至还能长期的向这一地区输送新的军队。而且像巴彦布拉格要塞遗址这样的军事要塞还不止一处,在今天内蒙和蒙古国南戈壁省,都发现了大量带有明显汉朝风格的要塞,这些要塞究竟在汉朝主动大规模出击结束后的对峙阶段,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都是非常有待进一步探讨了。
▲航拍的汉军要塞遗址
最后有一点要说的是,虽然今天网上不知道为何出现了一股全盘否定文献,甚至魔幻的单单否定汉语文献的风潮,但是要说的是,历史研究本身就是要将多方文献及考古结果相互结合,毕竟历史的记述,哪怕是出土的墓志铭和文物,也无法排除其中会不会有什么偶然因素,或者是当事人的主观行为,最后造成这一结果。因而出于任何目的完全否定某一方的方式,与其说是在研究历史,倒不如说就是在显摆自己的“与众不同”。
参考文献:
[1]周立刚.要塞背后的故事 蒙古国巴彦布拉格遗址人骨遗存分析[J].大众考古,2020(11):28-35.
[2]有待发掘的汉武帝“外长城”——边塞汉简研究的未来
[3]А·А·科瓦列夫,Д·额尔德涅巴特尔.蒙古国南戈壁省西夏长城与汉受降城有关问题的再探讨[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8(2):101-110
[4]居延新简集释
[5]魏志巧.古居延泽全新世湖泊演化过程及其影响机制[D].甘肃:兰州大学,2019
[6]汉书·匈奴传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明忆,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长城之外竟还有一道外长城!汉代受降城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 网址:http://www.jrxk.cn/view/254544.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冷兵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