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机械化水平比苏军更高的美军,为何搞不了“大纵深”作战

机械化水平比苏军更高的美军,为何搞不了“大纵深”作战

历史大学堂 2022-03-15 浏览39次
机械化水平比苏军更高的美军,为何搞不了“大纵深”作战的头图

众所周知,二战是一场典型的机械化战争。德军的“闪击战”和苏军的“大纵深作战”都在这场大战中展现了其巨大的威力,成为了人类战争史上的经典战法。

然而,相比于其余主要交战国,作为当时世界工业霸主的美国,其军队的机械化程度更高,武器装备又不可谓不强。可为何在战略反攻阶段,偏偏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的苏军能以大纵深作战从白俄罗斯一路推进到柏林,而美军却在诺曼底登陆后只得步步推进、打得异常艰难呢?

上图_ 闪电战 和 大纵深 战术

思路决定出路:战役理论的迥异

早在正式参加二战前的1941年6月,美国陆军的机械化程度就已经达到了平均每5人拥有一台运载车辆的水平,成为一支标准的摩托化军队。在1943年后,美军更是除了极少数部队外,全部淘汰了运输用骡马。

而反观苏军,在二战中依靠英美等国的援助及战场缴获,才达到平均每10.2人拥有一台运载车辆的水平,只能算一支半摩托化军队。在二战欧战结束时的1945年8月,苏军一个军平均还配置有1232匹骡马。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美军都没有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的机械化战争理论。

虽然自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富勒在1918年5月提出建立和使用机械化军队的新观点后,美军在1920年便对未来陆军样式和陆战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但直到1940年12月,美军才在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的力主下组建了第一支装甲部队,即第2装甲师,并由大名鼎鼎的乔治?巴顿少将担任师长,并提出了以坦克作为进攻的主力,集中坦克力量进行战役突破,快速机动前进。

上图_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1885年11月11日~1945年12月2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著名的军事将领

但可惜的是,这些先进的战役理论,仅仅停留在一些将领之间的交流与军事演习中。美军1942年在北非登陆时,集中使用装甲部队进行纵深突破的战术还没有被贯彻。

在凯瑟琳山口之战遭到德军装甲部队狂风暴雨般的打击后,美国陆军才在巴顿的主导下逐渐形成了以坦克装甲部队为核心、以坦克与摩托化步兵紧密配合为主导的战术原则,并确立了“前进、前进、再前进”(参见《世界军事思想宝库》济南出版社1992年版P596)的战役理念。

至此,美军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机械化大兵团运动战术,但此时距离二战欧战的结束也为时不远了。

上图_ 苏联的近卫第5坦克军

反观苏军,虽然在军队机械化建设上逊于美军。但由于地理原因,苏军要想实现“将红色革命输出到整个欧洲”的战略目标,其陆军部队就必须要有横跨整个中西欧、一路打到英吉利海峡的大纵深突破能力。因此,苏军早在1920年起就在特里安达菲洛夫、图哈切夫斯基等人的领导下开始探索机械化战争理念,即著名的“大纵深”作战。到1920年代中期,“大纵深”作战的理念已形成轮廓。

苏联军事专家认为,未来的战争中,红军必须连续实施一系列在时间上互相联系并能导致全线胜利的战役,以达成突破敌重兵驻防地带、进而向纵深发展的目标。而突破的关键,就在于使用步兵、炮兵、工兵、坦克和航空兵等合成兵力对敌实施突击。首先以步兵在强大火力的掩护下突破敌军前沿,紧接着以坦克为核心的机械化军就将向敌人后方实施决定性的机动,直到对敌主力形成合围、歼灭。

上图_ 苏芬战争中的苏军炮兵组

以此原则为指导,苏军在1930年代早期便开始组建合成步兵军及包含坦克、炮兵、工兵和摩托化步兵等诸兵种的机械化军。但遗憾的是由于受到斯大林肃反的影响,苏军的改革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致使其在1939年苏芬战争及1941年苏德战争初期蒙受了巨大损失。好在苏军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部队进行有效改组,解散庞大却落后的机械化军,编组灵活、实用的坦克旅。

在1942年冬季作战验证了纵深作战理论的正确、而己方却无大规模装甲部队致使向敌后发展受到限制后,苏军开始组建新的由多兵种合成、以坦克部队为主的坦克军(相当于德、美等国的装甲师)作为纵深突击的“矛头”,同时还编制了大量的独立坦克旅与自行火炮团以强化装甲部队进攻时的突破能力。新的编制体制配合以“大纵深”作战理论的指导,使苏军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最终完成了对强大德军的逆袭。

由此可见,思路决定出路。如果没有优秀的战役理论作指导,即使是有再先进的装备与士兵,也无法将之最大化转化为战斗力。

上图_ 美军 240毫米 M1918 M1A1 型榴弹炮

装备的定位太重要

受到英法等国的影响,美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走了“坦克从属于步兵进行作战”的歪路。加上由于炮兵出身的陆军作训部长麦克奈尔中将有意压制装甲部队,致使美军主力战车的性能远不能与苏军、德军相提并论。

当时被美军作为主战坦克的M4只装备短管的75毫米火炮,为的就是给进攻的步兵提供火力掩护,摧毁敌碉堡、工事、火力点,是一种典型的“从属于步兵作战”的支援型战车。而与敌军坦克交战的任务,则由坦克歼击车来担任。

但由于麦克奈尔的脑洞实在太大,美军的坦克歼击车被要求必须安装没有顶甲的敞开式炮塔,以至于这种防御薄弱的“裸奔”型战车根本无法部署在一线。结果美军在遭遇敌坦克时,常常是位于后方的歼击车一时半会儿赶不来,而在前线的M4却由于短管火炮穿甲能力弱而难以抵敌,结果损失惨重。

说来也有意思,直到麦克奈尔在诺曼底战役中被友军战机误炸身亡,被其压制多年的M26坦克终于得以问世,美军这才拥有了一款“坚甲利炮”的突破型坦克,可惜M26没打几仗德国就投降了。

上图_ M26重型坦克

而二战中苏军的主力坦克T—34,本就是苏军在“大纵深”作战理论指导下经过多年探索研制出来的。作为二战中火力、机动、防护三大指标最为均衡的坦克,其油箱容量达到460升,最大行程400千米。

由于使用了柴油发动机,得益于柴油常温下不易燃烧(甚至不能用明火点燃)的特性,T—34可以“任性”地在车身上加挂附加油箱,将行程增至540公里!这种大行程加上其超过50千米/小时的高速,再辅以威力强大的85毫米火炮、倾斜装甲及优良的可靠性,使得T—34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苏军向敌后进行纵深突破的主力。

事实上从1943年冬季开始,只要T—34的履带一开动,就意味着苏军如潮水般的一波攻势开启了。放眼整个二战,除了T—34,其余任何一款坦克恐怕都无法满足苏军攻势的需求。甚至可以说,T—34就是二战苏军“大纵深”作战的代名词。

可见,装备定位的不同极大地影响了美苏两军的发展之路。苏军是沿着正确的车道一路向前,而美军却是绕了一圈才回归正途。

上图_ 苏联 T-34坦克

强大火力下的碾压

其实,在登陆北非时,美军还被英军戏称为“我们这边的意大利人”。到了诺曼底战役后,美军的战训水平才渐渐超过英军。美军之所以能在二战取得相当辉煌的战果,其实很大程度上依靠了美国强大的物质力量。美军取胜的关键,在于他们具有“以火力代替人力”的“壕气”。

我们不妨以诺曼底战役期间的“眼镜蛇作战”为例,2400多架美军战机和2600多门大炮在三个小时内向德军阵地倾泻了3000多吨炸弹和1400吨炮弹,以至于当美军进攻时,指挥官手里的地图基本失去了作用——战场几乎被炸成了月球!在这样的打击下,任何防御力量都会土崩瓦解。纵然残存的德军仍进行了顽强抵抗,但他们也只是取得了几个战术性胜利,对整个战局已毫无意义。

上图_ 德军装甲战斗群

正因为有了如此压倒性的火力优势,特别是由于德军空中力量多年的损耗及东线战场的拖累,美军的飞机几乎完全霸占了西线战场的天空。

在强大的空中打击下,美军能够以极小的损失夺权战场的主动权,这样其在作战中就不是那么依赖装甲机械化部队。因此相比于苏德两军,美军的装甲机械化部队在二战中显得不是那么出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作者:林森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装甲战》 约翰?富勒著

〔2〕《世界军事思想宝库》 赵京伟著

〔3〕《二战期间美国的军事思想》 王帅著

〔4〕《大纵深战役理论》 M.N.图哈切夫斯基等著

〔5〕《二战时期乔治?马歇尔的军事思想及其实践》 李扬著

〔6〕《二次大战中的苏军坦克装甲部队》 蒂姆?比恩、威尔?福勒著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机械化水平比苏军更高的美军,为何搞不了“大纵深”作战 网址:http://www.jrxk.cn/view/254558.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历史大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