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辛弃疾穿日铠? 以倭代华不可取,如何区分“国甲”和“倭甲”
辛弃疾穿日铠? 以倭代华不可取,如何区分“国甲”和“倭甲”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尤金少将
字数:3123,阅读时间:约6分钟
编者按:前段时间,电视节目【清明奇妙游】所展示的舞蹈《千里落花风》中,出现了惹人争议的一幕——由张晓龙饰演的辛弃疾,穿着了一件有着明显日式风格,且漏洞百出的道具铠甲。而面对网友和相关领域研究者的质疑,节目组导演和造型师的答复却认为“日本铠甲延续了中国宋代铠甲的风格”,让网友纷纷惊呼,这是“以倭代华”啊!
▲节目中明显跟宋甲完全不搭的日式铠甲
当然,实际上纠结于这幕演出,或者尝试批判这位导演与相关的道具组,意义都不大。其实文化界的很多人,早已习惯根据自己的成见,而非专业人士的考证去复原古代的器物。从影视剧到游戏,从漫画到小说插图,这种情况无处不在。与其专注于批判某个人,或者某个剧组,不如尽早进行科普,提升国人对“倭甲”和“国甲”的识别能力,以此提升所有冷兵器爱好者群体对历史铠甲和武器的鉴别能力。这次我们将简单的阐述日本铠甲的特征,以便各位读者可以更好地识别文艺作品中的相关甲胄。
或许我们今天指出一个漏洞,明天指出一个错误暂时还起不到太大作用,但我相信聚沙成塔,量变是会产生质变的。只要我们每次都能精准且不留余地地指出问题,并向观众群体传递正确的信息,假以时日,真实的历史结论迟早会成为绝大多数人认同的共识,并最终改变这个糟糕的情况。
▲日式铠甲
首先说说这次演出中使用这件“辛弃疾”铠甲道具的不专业部分。显而易见,这部演出中的甲胄,无论是主体还是边际颜色,亦或是其”随身而动“的柔软质感,都在有意的模仿着皮革铠甲。然而我们都很清楚: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日本,武将的铠甲的主要材料都是钢铁。而由于缺乏耕牛和难以狩猎野猪,日本的工匠们通常只能以鹿皮为主要的皮革材料。而鹿皮本身的特性又使其在日本铠甲上难以承担防御功能,通常只被作为一种固定甲片的内衬,连作为连接件的部分性能都没有粗麻和藤条好。
与皮革材质一样离谱的还有两侧完全不对称的铠甲下摆结构:这个结构在日本和中国历史上的标准铠甲上都是不存在的。原因无他:两侧不等重的铠甲下摆对于穿着者在大体力消耗下保持下盘和重心平衡是个很大的累赘。这样的穿戴方法并不利于以短兵和技巧格斗为主的古代战争。
也就是在有啥穿啥的农民起义中,才会出现这样的穿搭。而在文艺作品中,使用不对称凑合甲件的人员则通常是浪人、山贼、流寇或者是失去领地的野武士。那么问题来了,在导演的眼中,辛弃疾是这些预设人设中的哪一种呢?
既然我们已经证明了这个道具甲的设计者在材料、上色和下摆结构上都没有好好地做过考量,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能说出这是倭甲而非宋甲呢?答案很简单,这个遍布铠甲周身上下的“X”和“II”“型标记,就是很直观的证明!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日式札甲编扎工艺,在国内,我们一般将之翻译成“素悬威”。在西洋的铆钉和锁环结构传入前,素悬威一直是日本铠甲的主要固定方式,是日本的独有技术。
▲素悬威是日本的独有技术
▲节目里的铠甲
该工艺诞生的主要原因是日本早期的铠甲的札甲叶体积较小,打洞相对困难。素悬威的X和II型绳结固定结构可以减少札片上的孔洞数目,进而节约工时和降低甲片报废率,且可通过X型绳结提升固定强度。
相较于中式或者中亚式札甲,这种札甲会消耗更多的札绳,但更多暴露在外的札绳实际上也起到了减少甲叶与外部打击武器的刚性接触,进而起到提升铠甲使用寿命的作用。不过,后来日本人在能制造大叶札甲片的情况下,还在使用这种固定方式导致铠甲死重飙升的绑法,就多少有些死脑筋,甚至大病了。
但在这样一件不伦不类的铠甲道具上,被放大到近乎诡异的素悬威图案遍布周身。这样即粗糙又刻意的展示,几乎可以被视为一种近乎偏执的公然挑衅。
如果单一的素悬威还不够石锤的话,我们再来看看这件铠甲上的另一个更明显也更关键的细节。如图所示,这件铠甲的胸前有两块不对称的且遍布疑似钉状装饰的“护胸甲”。中国历史上的铠甲确实不缺少护胸和护心镜,护心镜闪耀的明光铠更是中国古代军队得标志性形象之一。但两块不对称的长方形胸甲配置在中国历史上是不曾存在的,只有在日本平安时代一个昙花一现时期的大铠上,才有这样一套独特的组件——旃檀板与鸠尾板。
▲日式铠甲结构
旃檀板与鸠尾板是用藤条、札片、竹板和札绳组成的,右片较大,左片较小。仅顶部依靠一个泡钉与胸甲或胸甲固定板连接,且左右可动。其具体的工作方式是保护胸甲连接位,在披甲者双手持刀近战时,双板因上臂肌肉动作而挤向中间,加强胸部防御。而在披甲者的双臂展开,拉开和弓进行射击动作时,鸠尾板则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遮挡部分腋下的无防护区,保护腋下避免伤损。
这一铠甲结构和中国毫无关系,甚至不起源于中原地区。很多武器史研究者认为其可能是古代西伯利亚地区或中国东北地区草原文明中的某一支,所使用的简化札甲的发展。
事实上,日本古代的武器和铠甲和草原文明也一直存在着若隐若现的交流。其武士在平安时代的一长一短两把刀子配弓箭的武器搭配,就与蒙古-突厥系武装人员的武器配置十分近似,尽管还没有足够精确的证据证明这点。
说回旃檀板与鸠尾板,这两款护胸甲结构在日本历史上只存在了数百年,到了战国中期,由于新式铠甲的迅速发展,“两块板”附加甲被淘汰了,甚至连欧美和日本人自己制作的有关于武士和忍者的文艺作品中都很少出现。
如此少见的细节结构出现在这件道具铠甲上只意味着一件事——那就是道具组确实在很认真,甚至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还原日本大铠上的这一核心细节。但其中的原因究竟是蠢还是坏,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事实上,远不同于制作组提出的那些借鉴日本铠甲的理由与借口。国内考证和制作两宋金铠甲的难度非常低,现成的道具甲和复原甲也在市场上流通很久了。原因无他,尽管没有完整的铠甲实物留存,但宋甲保留下来的局部零件,与留存下来的宋金雕塑和画像,其实并不罕见。
尽管当时的中国还处于混战状态,但各方的甲胄其实也是差不多的。即便是在是辛弃疾起兵的金占北方地区,金国军队所使用的铠甲作坊与制工艺,也依旧是北宋式样的,与南宋的铠甲制式相差无几。也就是部分软质件的材料(北方金的铠甲连接件用皮条的情况要远多于南方)和局部结构有所不同。想要靠一套道具铠甲的局部变换展示不同时期辛弃疾的官位和心态变化,其实一点都不难。
而以两宋最为出名的“乌锤甲”和“步人甲”为例,二者在《武经总要》中都有相当细致的插图。在其他相关文人武将的文章中,对于宋军铠甲的细节和实战效果,也有不少描述。原则上按图索骥的制造一件看起来没有太大问题和争议的宋甲,其实根本不是难事。
实话实说,制作组若是想要偷懒的话,大可以直接去照着国内多地大量留存的宋代将军像制作一个一摸一样的道具,让老迈的辛弃疾披挂在身上,而不是弄一套充满倭代化华气息的日铠。让张晓龙老师穿着这样的一套铠甲道具去饰演辛弃疾,即是对老师付出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精心设计歌曲和舞蹈的艺术家们的不负责任。不仅是对辛弃疾这位著名爱国词人的羞辱,也是对无数忙于复原和复刻中式铠甲的研究者的侮辱,更是对他们背后掩埋了数千年的华夏文明的侮辱。
毫不客气地说,“以倭代华”和阿Q的“我祖上比你阔多了”的精神本质其实是一样的。那些文化界人士对于“日本文化和器物都是中国文化的发展,我可以随便拿来用来描述中国古代”的自信,其实是建立在对自己判断“自信”光环下的,对于本国文化和历史研究者结论的极端不自信。
而他们的所作所为的结果倒也不难判断:无外乎是为今天的中国文化市场上制造一堆颇具争议的作品,为外国的文化研究者们提供一堆值得耻笑的笑料,为未来的中国文化历史留下一堆值得批判的垃圾。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尤金少将,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辛弃疾穿日铠? 以倭代华不可取,如何区分“国甲”和“倭甲” 网址:http://www.jrxk.cn/view/256564.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冷兵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