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专家反对大规模挖掘秦陵,理由有七项

专家反对大规模挖掘秦陵,理由有七项

MY分享站 2022-04-24 浏览259次
专家反对大规模挖掘秦陵,理由有七项的头图

中国考古界再有重大发现,在秦始皇陵西侧陪葬大墓发掘出一批新的珍稀文物,不但为历史学家的研究提供最新线索,也助今日民众了解昔日皇族的奢华文化。但其实,内地有不少考古专家、相关政府官员是不赞成大规模挖掘秦陵的。

早在2009年,当内地考古工作人员对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展开第三次发掘时,曾再度引发“该不该发掘秦陵”的争论。有人主张发掘,以揭历史谜团,并丰富中华文明内涵;甚至认为,打开秦陵之门,它将成世界上最大和最具观赏性的博物馆,有利旅游观光及提升中国形象。然而,反对者也有其理由,简述如下:

一、挖掉大量封土 使地面景观消失

中国坟墓的结构,分为地下的墓和地上的坟两部分。在古代,地面以上的封土区别不大,汉代以前的墓室以土坑墓为主,就是往地下挖一个深坑,放入棺木和陪葬品,再在墓口铺上大木头做盖,再厚厚地覆上土。但时间久了,盖在墓口的木头腐朽,会容易塌方,墓室会被掉下来的土填满,再无空隙。这种情况到了西汉之后才有改变───墓室大量改用砖头,不易塌方。

所以,早于西汉的秦陵,难免被塌下的填土埋实,墓室内部不太可能存在太多空间。如果要挖秦陵,不像汉墓段只挖一个洞后就能直接进入墓室,而只能先挖掉大面积封土,直到挖到秦始皇的灵柩。这样一来,秦陵巍峨的封土景观就消失了,更何况,封土本身也是历史遗迹的一部分。

二、地宫极深 发掘易损土木结构

考古探测初步发现,秦陵地宫距地面约35米,相当于今日15层楼。这样的高度立壁,如果是用石头或砖砌成的还算牢固,如果是土壁就很容易塌方。当然可以加固,但就会改变立壁的原始形态。现实中,兵马俑坑离地表3到5米,我们在地表围上围栏,不用下去也能看清楚。可是,地宫比兵马俑坑深至少10倍,如果要看清楚,就要建造电梯楼梯,更会破坏地宫内部原有的土木结构。

三、发掘需时太长 时间成本高昂

如果用最机械的算法,不计算时间成本,不考虑实际埋藏情况,不考虑人力物力财力,只算发掘面积的话,看看以位于陕西宝鸡市凤翔县的秦景公一号大墓为例吧。它是是中国目前已发掘的最大的先秦墓葬。秦陵面积25万平方米,大约是秦公大墓的50倍大,后者从1976年起整整挖了10年。那按照推算,秦陵就要挖500年。

另外,以秦陵兵马俑作例子,俑坑总面积约21000平方米,秦陵面积大约是它的13倍,深度为它的6至7倍。兵马俑坑前后挖了30年,才挖了大约4700平方米。然而,秦陵面积是兵马俑坑已挖掘的总面积的50多倍,途中遇到像挖兵马俑的特殊情况或异常需要停工的话,挖掘时间会更长。

以上的算法很粗疏,但也能说明,兵马俑坑经过30年仅发掘了三分之一。事实上,秦俑考古队自组建以来已经历了三代人,任务任重道远,十分艰钜,需要几代人,乃至几百年坚持不懈地努力。挖开秦陵或许可产生达上百亿的经济效益,但秦陵挖需要的,更多是时间成本。

四、研究能力有限 后续修复不易

地宫的发掘涉及一系列勘测、钻探、发掘、修复技术。中国没有科学揭示土木建筑陵寝先例,缺乏发掘经验。常言,如果现代考古学家错失一个发现,技术能力更强的后人还有机会去发现,贸然发掘,一旦因为方法或研究能力的限制而出现失误,就会难以弥补。

加上发掘后,真的出土种类繁多的遗物,还有大量后续的修复工作。专家估计,兵马俑目前修复完好陶俑、陶马等,约占总数七分之一。这仅仅是修复兵马俑的工作量,还没算秦陵很可能出土比兵马俑更复杂的文物,还有需要解决的技术难关等。这是在大量发掘前要了解的条件和前提。


五、保护文物技术不够成熟

按照记载,秦陵地宫中的文物如果没有被盗掘或破坏,肯定极为丰富。但是,彩绘、帛画、壁画、漆器、竹简、陶器、木器等文物一旦被挖掘出土,保护问题将令人头痛。当年,发掘出彩色兵马俑时,考古人员发现,它们身上的生漆底层变化很快,一分钟后,漆层开始起翘和龟裂,五六分钟后就会卷曲脱落。因此,每清理一小片,就要立即采取保护措施。清理一件彩色兵马俑往往需要大半年甚至一年。

据媒体报道指,文物即便不是丝织品等容易变质的有机物,相对不太容易变化的无机物,一直暴露于空气中,也会生出几十种病菌。为了攻克保护技术的难关,科技人员费尽了心力。另外,这些可移动的文物,还可以搬到博物馆室内处理,可控制温度、湿度、光度。但是,地宫遗迹无法移走,只能就地保护。现时考古学家还没有非常成熟的经验和技术。

六、投资太大 人力物力不足

即使现在中国经济条件理想,但发掘秦陵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是巨大的。假如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工程无法启动及长期维系。现在中国建一个省级博物馆动辄耗资上亿元人民币。好像贝聿铭设计、2006年启用的苏州博物馆,建筑面积相当于秦陵地宫的十分之一,当时的总投资已高达3.39亿元。那么,挖秦陵需要多少投资?挖好以后建造博物馆又要多少投资?日常维护又要花多少钱?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更难以预料。

据指,当年三峡工程文物抢救时,曾有来自中国各地的近百支考古队同时作业,历经十多年只抢救出淹没区十分之一左右的主要文物。如果发掘秦陵,按规模也需要召集中国,甚至世界的考古人员。但当时规划在建的秦陵遗址公园,已投资了5亿多元,占地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七八十个故宫,这几乎是一个城市规模,更不用说地宫了。

七、相关国际组织可能干预

秦陵是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国际著名遗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会否出面干预对秦陵的发掘?怎么干预也是未知数。即使最终同意,那会不会像当年埃及修建阿斯旺新水坝,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集20多个国家参与?如果真的国际化,考古发掘标准有冲突如何处理?如何应对一些拿走资料研究的组织?这可是不少主张挖秦陵的人没想到的。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专家反对大规模挖掘秦陵,理由有七项 网址:http://www.jrxk.cn/view/256959.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MY分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