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网上聊天为何喜欢发表情?

网上聊天为何喜欢发表情?

壹心理 2014-10-30 浏览285次
网上聊天为何喜欢发表情?的头图

温柔的朋友说过,文字太硬,所以他喜欢在聊天时发一些表情,就像为暗沉的地方镀上一层光影。

一、人类离不开表情

作为传情达意的工具,人类离不开表情。甚至可以说,所有的人都在分享着一个重叠的“表情语言”(Ekman,1984,1994)。

达尔文(Darwin,1872)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The Expression in Man and Animals)一书中就曾指出,面部表情是进化的产物,对种族的生存与适应起到巨大的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婴儿早期的情绪反应及表情的生理知觉图式是本能的,是在种族发展中固定下来的先天特征。围绕着婴儿的生活需要和社会性交往需要,人类的基本情绪和表情在1岁内均已出现,且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儿童具有很多相似的情绪反应。

这种跨文化的一致性使得表情超越了文字表达上的限制,成为维系人们情感联结的重要纽带。人类无法离开表情。作家芬妮摩尔(Constance Fenimore)曾经让读者想象——“一个男人,他善良、正直、彬彬有礼,但就是没有那颗心”,她勾勒出来的画面令人心惊。但倘若失去的不是心,而是表情,那又会如何呢?

你,能想象一个没有表情的人吗?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当网络作为真实社区的缩影出现时,人们也随之创作出各种有趣搞怪的网络表情。当我们在网上聊天时,总不忘加上各种贴切的表情符号,这正如在真实生活里高兴了会笑,烦恼了会皱眉,害羞了会脸红一样,都是情感的外在表露。

二、向灵动、丰富的生命致敬

当然,表情符号不止是情感的载体这样简单,它还有着更深层的含义。

认知心理学认为,在记忆和思维过程中,信息的编码方式主要有两种:言语编码和表象编码。后者利用视形象、声音、味觉和触觉形象组织材料来帮助记忆。这种编码方式的激活速度较快,联想强度较高。相应的,结合图片与文字进行信息交流,符合我们的记忆及思维习惯,也能在密集的对话中增添一些想象的空间与回味的余地。

社会心理学家米德(G. H. Mead)的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又进一步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是由“符号”及其意义所引起的,交流的双方不是对对方的符号或者信息传递做出简单的回应,而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回应,人们会赋予这些“符号”以不同的社会意义。在网络语境下,表情符号拥有丰富的寓意,它让呆滞的语言变得活泼起来,像潺潺的泉水一样灵动地流淌。不善言谈的家伙们尽可以向表情申请援手。一个龇牙的表情可以表示自信、愉快,也可以表达一种爽快利落之气,又或者是诡计得逞后的得意之情。弱水三千,流动不止,因时因地而不同,只待你来任取一瓢。而透过这些灵动的表情符号,我们也仿佛看见了其背后的那个灵动的、流淌的人。这是对真实人性的致敬,也让整个互动过程显得更为有趣。即使是隐匿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之后,人们也仍然愿意表露出丰富而不乏生命力的自我。如同孔雀开屏一般,借助个性化的表达,人们得以在群体中区分出自我的独特存在。

三、但愿你喜欢我

然而,即使无限地接近真实世界,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仍然有所差别。一个在网络上侃侃而谈、妙趣而生的人,落入现实的平地上,也许会显得分外呆板乏味。他的肢体动作或许很僵硬,也无法表现出网络上那样灵动丰富的表情。但你并不能就此断言,网络上的他就是虚假的。当你接近他,深入地了解他,他会慢慢地舒展开来,而那时他所呈现给你的,也许是更为丰富的一面。

这是人性非常有趣的地方。或许就像瑞士分析心理学家荣格(Carl G. Jung)所说的那样,人格是由“面具”(persona,简称“人格面具”)构成的。一个面具就是一个子人格,而人格就是一个人所使用过的所有面具的总和。人们在不同的场合表露不同的自我,就像戴上不同的面具一样,没有真假之分,只有公开面具和隐私面具的区别。

网络上那个爱发表情的他,自然也是戴上了一副人格面具,但他所向你展现的,又何尝不是他想要让你看见的那一部分呢?他想让你看见他的有趣,所以卖萌耍赖;他想让你看见体贴与温柔,所以递上临睡前的一盏小月亮;他想缓和没有话说的尴尬气氛,所以发来一个蹦蹦跳跳的小企鹅;他胆怯又失措,无法用笨拙的口说出爱,所以用微笑的小娃娃来传达他的心声……

这是社会适应的一种方式,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所接纳,甚至喜爱。而人们的心灵全貌就像一汪深邃奔腾的海洋,当你走近,并且驻足倾听,你必定会为那些跃动的浪花所颤栗、惊喜。

(编撰:淡水天)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网上聊天为何喜欢发表情? 网址:http://www.jrxk.cn/view/3011.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