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概览系列】《思考,快与慢》——过度自信

【概览系列】《思考,快与慢》——过度自信

你的文具盒 2017-02-27 浏览79次
【概览系列】《思考,快与慢》——过度自信的头图

讲个故事: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有两位极富创造力的研究生,他们想出了一个在互联网上搜寻信息的好方法,于是便筹集资金创建了一家公司,此后又连续做出很多行之有效的决策。几年后,他们创建的公司成为美国股票市场上最有价值的一家,这两位研究生也跻身全球顶级富豪之列。不同寻常的机遇再加上好运气使得这个故事引人入胜。公司上市一年后,他们就想以不到100万美元的价格卖掉公司,但买方却说太贵了。

嗯,现在你们应该都懂了,没错,说的是我们的大“Google”。

这个故事里面的口气非常平淡普通,但你仍然会觉得:这个故事很不错。如果能够在上面之中穿插上更多的细节,你甚至觉得你仿佛窥视到了谷歌成功的某些秘诀。甚至自己回头静下来思考一番,还会使你感觉你学到了颇具价值的一课,了解到了某些大公司它们的成功秘诀。

一、被篡改的记忆

非常抱歉,这所有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你的幻觉。你对这个例子、这个故事里面的理解和认识,大多都是错觉。——想要知道一个解释能否行得通,只需看它能否被预测。

你能预测到谷歌的成功?天呐,你怎么知道当年在谷歌之外是不是还有着诸如“八哥”、“麦歌”之类的搜索引擎公司?现在谷歌如同巨无霸一般存在在你我的世界,你便如同给小说里面的主角戴上一个主角光环一般,给了谷歌一个不可战胜的光环而已。

此处发生作用的就是强大的眼见即为事实原则。你会不由自主地去处理手头有限的信息,好像这些信息就是全部事实了。根据这些可得信息,你构建出最可能的故事,如果这个故事还不错,你就会相信它。然而自相矛盾的是,在自己所知甚少或是谜题的答案只是初露端倪时,我们却更容易构建出一个连贯的故事。我们满心相信这个世界是有意义的,这份信心建立在一个稳妥的基础之上:我们最大限度地忽略自己的无知。

如果非要给谷歌的成功找出一个原因,作者倾向于认为是“运气”。并不是说谷歌公司的成功只是运气事件,谷歌公司的成功也包含了大量的技能,但是运气在整个过程之中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故事之中所讲述的那般(在各种所谓的“巨头”成长过程之中,这一句话基本上都适用)。而偏偏运气的成分越多,从中能学到的东西就越少(作者这句话实质上讽刺了一切依靠倒卖“大公司成功秘诀”此类书籍赚钱的套路)。

不禁想到了东施效颦的典故:西施很美丽,尤其是蹙着眉头那种姿态更是让人着迷。绝大多数人(在实际生活中,或者在心理上)都会如同东施一般,误以为“蹙着眉头”就是让人着迷的关键点(就像我们总是会觉得大公司的成功因为某种原因,进而推导出所谓的“成功是一种必然)。然而实际结果让人非常难以接受——西施本身的姿容才是让人着迷的关键点(如同谷歌成功主要归功于运气)。

《黑天鹅》里面,有这么一个“叙事谬误”的概念,用来描述存有缺憾的往事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世界观和我们对未来的预期的。我们不断试图去了解这个世界,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就会产生“叙事谬误”。能够吸引人们眼球的那些说法往往很通俗易懂,那些说法具体而不抽象,它们认为天资、愚蠢和意图的作用都要超过运气的作用,它们关注的是少数几件已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而不是无数件并没有发生的事。任何新近发生的有影响的事都可能成为一个存在因果关系的故事的核心情节。塔勒布(《黑天鹅》作者)指出,我们人类常会为过去的憾事编造牵强的解释,并信以为真,以此来蒙蔽自己。

系统一这种无意识的工作模式,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错觉:我们认为自己了解过去,未来也应该是可知的。这种让我们以为可以预知并且控制未来的错觉,是因为人们需要一颗定心丸,想知道我们的行动会有恰当的结果,想确认诸如勇气和智慧这些美好的品德可以给我们带来成功。

这种错觉让人们感觉舒适,降低我们的焦虑。

然而事实上,我们对过去的了解比我们自认为的那种理解,要少得多。

更可怕的是,一件不可预知的事情发生之后,我们会立即调整自己的世界观以适应这种意外。

比如说,别人家的孩子——

在大学以前,隔壁老王家的孩子一直是你的反面典型,叛逆,不学习,翘课,你父母对你说的最多就是就是“离他远一点,这孩子以后注定是个loser”。然而几年过去了,你父母突然可能就会对你说“跟隔壁老王的孩子以后多亲近亲近,人家现在多大多大的公司,开的是大奔……”如果你这个时候义正言辞的问你的父母曾经不是说远离人家?你父母十有八九会矢口否认“这孩子从小就有想法,敢作敢当……”

如果你身边没有隔壁老王家的孩子,那么我们就随便翻翻现在某一场比赛。赛前“专家”的“预测”多是“两支队伍实力相当,胜负不好说”,等到比赛结束结果出来之后——“XX的胜利是毋庸置疑的,他们的队员训练勤奋,善于思考……”诸如此类噼里啪啦一通,差点我们就真的信了。

人类大脑的常规局限使它没有足够的能力重构过去的知识结构或信念。一旦接受了一种新的世界观(或对世界某一方面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你就会立即丧失很大一部分回忆能力,无法回想起自己观点改变之前的那些想法了。

二、预测的错觉

在第一部分的内容之中我们提到了系统一给我们带来的一种错觉,这种错觉让我们认为自己可以“预测将来”。

父母对隔壁老王孩子、专家对于比赛、甚至我们自己对于自己的将来,我们下意识都会有一种“判断”。

这种判断在我们的大脑发育过程之中就开始运作,绝大多数情况下在我们无意识之下就已经做出了“预测”。

那么在无数次这种“预测”之中,我们显然有对有错。错误的部分记忆会被莫名篡改,于是人们往往对自己的预测坚信不疑(不一定是根本上的篡改,可能是一个借口,一个理由进行的解释)。

这种情况之下,人们预测的信心几乎不会有丝毫的衰减。人们往往对于自己的预测自信满满,因为这个时候人们在自己的脑海里面已经构建了一个连贯的情节,当然,这个情节未必是真实的。

就像那些沉迷在股票交易里面的人们,大多数买方和卖方都知道他们享有相同的信息,之所以进行股票交易主要是因为他们有不同的想法。买方觉得股价太低,很有可能会升值;而卖方认为股价过高,极有可能下跌。问题在于为什么买卖双方都觉得当前的股价有问题,为什么他们认为自己比市场更了解股价?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这种想法其实是种错觉。

从数学上来说,任何一桩买卖,必然会产生一个输家和一个赢家(股票的走势只会是涨或者跌,那么只有一边“猜”中了)——那么为什么并没有人觉得自己蠢?(基因里面的自我保护催生出来“篡改记忆”?或者找某个理由来甩锅?)

不管是业余投资者还是专业投资者,都会固执地认为他们能比市场做得更好,与自己曾经接受的经济理论背道而驰,与自己从他人对自身经历公正客观的评价中学到的东西背道而驰,为什么呢?

因为行业机制和产业文化。(该书作者在跟一个投资公司表达“你们的预测就是胡说八道乱猜,还不如运气靠谱”这一测试结果的时候,整个公司对作者都是一种敌视态度,大家可以自己想象)

对于这种预测我们身边有个非常常见的例子:对于房价涨跌的预测。

按照作者的想法,那些了解更多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各种专家,而且我们还必须考虑到专家跟房地产商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交易)比了解少的人作出的预测强不了多少。(就算是没有各种PY交易)知识最丰富的人反而常常不大可靠,原因是学到更多知识的人对自己的技能产生了一种无限放大的错觉,进而变得不切实际、过于自信。

以赛亚·柏林所写的关于托尔斯泰文章中的术语“刺猬和狐狸”来理解关于预测的这一部分。

刺猬“知道一件大事”,对这个世界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理论,它们在一个清晰的框架下说明某些特殊事件,对不按自己的方式看待事情的人往往没有耐心,而且对自己的预测很有信心,它们尤其不愿承认错误。对于刺猬来说,错误的预测常是由于“时机不佳”或“就差一点儿”。它们固执己见,没有罪过,而这一点正是电视制片人喜欢在节目中看到的。两只刺猬对一个问题各执己见,每只都想攻击对方的愚蠢观点,这真是一场好戏。而狐狸却相反,它们是更复杂的思想者。它们不相信仅凭一件大事就可以推动历史的进程(例如,他们不可能接受罗纳德·里根与苏联强硬对抗,仅凭个人力量结束冷战的观点)。相反,这些狐狸认识到,很多不同因素和作用力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这一结果,这些因素中也包括纯运气因素,而这一结果往往会导致更大、更不可预知的结果。尽管狐狸的表现仍旧很差劲,但在泰特罗克的研究中,它们的得分却最高。但谈及请谁参加电视辩论,可能刺猬被选中的概率会大些。

最后,并非是否认“专家”的一切“预测”。专家是否可信,其实取决于环境。如果环境有规律可循,那么专家的预测以及直觉都是可信的。

比如说一个围棋大师扫一眼棋盘就可以预测出接下来的走势——因为围棋是一个规律的环境。

三、事前验尸

将成功归于运气,将预测驳斥的还不如抛硬币……

那么如何来决定我们现在的行为?

作者推荐了一个办法,称为“事前验尸”。流程十分简单:当一个机构即将做出一个重要决策但还没有正式下达决议时,领导人提议召集对这个决策有所了解的人开一次简短的会议。在会议之前有一个简短的演说:“设想我们在一年后的今天已经实施了现有计划,但结果惨败。请用5~10分钟简短写下这次惨败的缘由。”

当一个团队将注意力集中在决策上,特别是当领导宣布他的意图时,人们对计划好的步骤的可行性的疑虑就会渐渐减弱,到最后,这样的怀疑还会被认为是对团队和领导的不忠诚。如果某个团队中只有支持决策的人才有发言权,那么对怀疑的抑制就会造成这个团队的过度自信。事前验尸的主要优点是它引发了怀疑。另外,它还助长了支持决策的人去探寻他们先前没有考虑到但却可能存在的威胁。事前验尸并不是灵丹妙药,也不能提供完整措施使我们避免恼人的意外,但这一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计划的损失。而这些损失一般都是因眼见即为事实的偏差以及盲目的乐观主义导致的。

末、结语

过度自信这一部分,在原书之中相比起来是内容比率最少的一部分。原以为这一部分三两句就可以解释清楚,但是在构思和编写这一期内容的时候,仍然痛苦的抛弃了很多之前标注的部分。

《思考,快与慢》这本书对于概览系列来说,又爱又恨。

爱,因为这本书实在是太好写了——任意截取书中十页提取出来的观点,都可以颠覆我们的某种传统认知观念;

恨,因为这本书内容太多了——每一次抛弃原有的标注,我们都会思考,这是否影响作者所表达的意思?而且我们也深知绝大多数读者的阅读习惯,倘若一篇文章太长,很难会有人能够坚持看完……

在这种煎熬之中,这周将会给大家带来《思考,快与慢》的最后一篇。

有悖于经济学的心理风险。

A.61%的概率赢得520元或者63%的概率赢得500元

B.98%的概率赢得520元或者100%的概率赢得500元

即将带来的这一篇文章,跟第六期一系列文章,尤其是第三篇《经济学帝国主义》有着完全截然不同的对立。——数学期望上的最优解,并不一定是人们的选择。

你的阅读时间就是最好的赞美。

关注我们,概览群书,长见识;修身明理,知是非。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概览系列】《思考,快与慢》——过度自信 网址:http://www.jrxk.cn/view/43567.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你的文具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