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土地: 是财富,还是包袱?

土地: 是财富,还是包袱?

《大科技》杂志 2015-08-17 浏览240次
土地: 是财富,还是包袱?的头图

历史学家曾对近现代的国家间冲突进行过一次统计研究,发现从1648年到1989年间的战争,有79%都涉及领土问题,而1816年到2001年间的战争,则有四分之一是围绕领土问题展开的。远的不说,近期日韩关于独岛方面的纠纷,中菲关于南海的争议,俄乌关于克里米亚的交锋……争夺土地似乎已经固化在了社会群体的本能之中。

既然土地让国家宁愿付出金钱和生命的沉重代价也要得到,那么从理论上来讲,土地能够带给国家的利益,应该远超出国家的付出。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土地到底能带来怎样的财富呢?

抢地,增加财富的公理

在工业革命之前,世界各地的国家虽然有着“富饶”和“贫困”之分,但是从总体上讲,绝大多数地区的人们都远远达不到现在的小康水平,反而面临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窘境。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当时社会的平均生产力低下。

在农业社会,人们大多是靠土地吃饭,收成的多少决定了收入的高低,如果生活的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肥沃、风调雨顺,那自然不必说,自己好好过日子,自给自足是不成问题的;但若是生活在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天灾不断的地方,那么能不能活下去,就很难说了。生存的危机催生出了一个新兴职业——强盗,抢占别人的土地,以及地盘上所有的资源和财产为自己所用,使自己不至于饿死,这也算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了。那句“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若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的口号,正是对强盗抢占土地目的的真实写照。

更多的土地,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和更多的财富,这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已经成为了一个公理。殖民运动的兴起,正是对这一公理的践行。而早期的践行者中,最著名的当属西班牙与葡萄牙这两个国家了。

抢了土地和金银,日子苦了


15~17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近代西方第一代海上霸主,与葡萄牙相比,西班牙更胜一筹。15世纪末,西班牙伊莎贝拉女王秉着“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一方针,决定支持航海业余爱好者、来自热那亚的哥伦布探索新的航路,并与之签订了一份十分慷慨的契约,在保证国王和王后对新大陆拥有宗主权的前提下,给予哥伦布在官衔、财富、税收等各方面的权益。

幸运的是,哥伦布真的误打误撞发现了美洲大陆,并且在南美洲发现了金子。从此以后,无数西班牙冒险家奔赴南美洲,抢占南美洲的每一寸土地,为西班牙开辟殖民地,这样,西班牙崛起为强大的殖民帝国,拥有了南美辽阔而矿产丰富土地,这块土地尤以盛产黄金白银而著名,这些金银使西班牙一跃成为世界“首富”。

可惜的是,西班牙女皇生不逢时,没有拜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不知道供求平衡的重要性。金银多了,西班牙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显著提高了吗?事实与之恰恰相反。由于金银的过多流入,金银价值不断下降,物价不断上升,结果,辽阔的土地和大量的金银并没给普通民众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利益。由于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老百姓的日子反而越来越苦了,西班牙帝国经过短暂的繁荣后,也很快衰落下去。


自由贸易,比殖民更划算

继西班牙之后,英国开始崛起为全球最大的殖民帝国,在多年开拓之下,北美、澳大利亚、印度、中东等地区无不纳入英帝国的版图之下,英国因此而获得了“日不落帝国”的称号。可是,英帝国在其如日中天之际,却在有意无意间逐渐地放弃了自己的部分殖民地,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精明的英国人在算了一笔经济账后发现,抢占殖民地其实并不怎么划算。《国富论》的作者,英国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就曾严肃地指出:殖民地是英国经济沉重的负担。

我们就以英国位于亚洲的殖民地印度为例,来看看殖民地到底是怎么赔钱的。截至1830年为止,印度对英国经济上的贡献,主要由东印度公司的茶叶和鸦片贸易组成,不管私下是如何操作的,最终其向英国议会上缴的黄金约为40万英镑,折合今天大约6亿人民币左右。

6亿人民币可能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数十年才获得这么点钱,这实在不好意思说出口。如果真的能赚钱,别管多少,就算是细水长流也划算,但问题是,我们不能只看收入,还有支出的问题。

先不论征服殖民地的战争所用的军费开支,单说派驻印度、防止当地人暴乱起义的驻军开支,以及管理当地具体事务的种种开支,每年少说也得有几百上千万吧?有人说了,这点钱都是毛毛雨,在当地抢的或是低价收购的产品,倒手一卖,不就赚回来了?

这样想的人,忽视了殖民地贸易的一项重要成本,那就有长途海运成本。货物在离欧洲千里之外的印度,总不可能闭眼想想,东西就自己飞到欧洲吧?还是得靠运输工具运过去。长途海运不仅成本高,风险大,还有速度慢、运输量有限的种种缺陷,这就导致只有如茶叶、丝绸这类具有高附加值的商品,才有被运输到宗主国本土的资格。如果运利润就几分钱或几毛钱的粮食,那可真是得不偿失。这样算下来,依靠殖民地的种植园来赚钱,顶多有些“薄利”,绝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赚钱。

原本,在北美的英国殖民地相继独立之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在等着看大英帝国衰落的笑话,但是他们却失望了,摆脱了殖民地这个沉重的大包袱,英国反而混得更加风生水起了。英国虽然失去了在北美的殖民地,但是却很快与美国发展起了跨洋贸易,没用几年时间,两国间的贸易额就超出了过去的最高水平,更让英国人感到舒坦的是,他们还将管理、军事方面的昂贵开支,完全节省了下来,土地不再属于英国,但英国人赚的钱却翻了几倍。

这其实是很好理解的。美国生产的作物价格低,具有极高的市场竞争力,美国人自己当然也要生产这些东西用以出口贸易,其间种植、管理、运输的问题当然都交由美国人自己解决,而英国人只要觉得美国人给出的价格合适,那么直接购买就行了,这可远比英国人自己派人管理、驻兵防止暴乱、运输承担风险要合适得多。相比起占有殖民地的土地,给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自由贸易反而让英国赚了更多的钱。

旧思维让人干傻事

其实,土地越多,财富越多的公理,在工业革命之后,就已经不再成立了。在生产力足够的情况下,自由贸易才是积累财富的最佳途径,因为那些机器的产生,使人们的生产效率有了极大的提升,土地已经无法限制人们的发展了。去抢夺别人土地上的资源,反而成了效率最低,也是最愚蠢的一种方式。

但是,维持了数千年的“土地=财富”的公式,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中,这种行为似乎已经内化成为了人们的一种本能。如果我们足够清醒,就会发现,抢夺土地的行为大多发生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种族之间,这是因为除了扩大自己的领土范围,它们没有其他任何方式来使自己拥有更优越的生活。但现代人类明显已经超越了这一阶段。

在世界市场中自由贸易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国界其实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重叠”了,各个国家实际上都“占领”着别国的领土。我们从美国进口大豆,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为,我们利用被“占领”的美国领土,利用美国当地居民和他们的贸易线路,为我们提供服务呢?这比起在美国抢占一块殖民地,不仅简单得多,也划算得多。

在过去,实打实地占有别人的土地,或许是获取更多财富唯一的途径,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地球成为了“地球村”的情况下,土地是否还值得用生命去抢夺,值得我们思考。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土地: 是财富,还是包袱? 网址:http://www.jrxk.cn/view/5158.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大科技》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