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泳池里到底有多少尿,它会伤害我们吗?
泳池里到底有多少尿,它会伤害我们吗?
马上又是一年游泳好时节,
不过,
先别急着畅游,
我们先来聊聊这泳池里的水~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李杏芳教授及团队,
检测了87个泳池的水样,
得出结论:
一个泳池平均含尿量约75升,
大概140瓶矿泉水那么多。
咦~还让不让人好好游泳了
泳池的水究竟有多脏?
有一个段子:
泳池水=水+消毒水+口水+尿液+眼屎+耳屎+鼻涕+少量大姨妈+死皮+头发+各种细菌+伤口浸泡破裂流脓+飞行小虫子+白带+精子+飞行小动物拉屎+不小心的爆屎+放屁的有毒危害物......
其实,没那么夸张啦,基本上泳池里的水含有:大肠杆菌,尿素,还有为前两样消毒的氯。
先说说最让人介意的尿素
泳池里的尿素主要来源于尿液,当然小部分还来源于口水和汗液。
其实,尿素本身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但当泳池水中尿素含量过高时,尿素中的氨会与含氯消毒剂形成氯胺类物质,就会刺激游泳者的皮肤、黏膜,腐蚀头皮,引起不适或诱发哮喘等。
最简单的判断就是:有些人游完泳后眼睛红红的,其实就是中了尿液和氯结合物的招。
再说说泳池的消毒剂
为了保持泳池水质卫生,大部分泳池都会采取氯化消毒的措施。但是:
水中余氯含量过低,池水无法及时得到有效消毒,容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
水中余氯含量过高,则会对人体皮肤黏膜产生刺激作用,同样会腐蚀人体皮肤和黏膜。
同时,氯化消毒并不能完全杀死所有细菌。
在合适的pH及浓度下,氯可以在1小时以内杀灭大多数细菌。
然而还有一些对氯化消毒“反应迟缓”甚至“无动于衷”的微生物存在,当这些微生物通过各种途径(如喝进池水、吸入泳池水等)进入人体时,就会诱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泳池水不干净,会引起哪些疾病?
眼部疾病
“红眼病”(急性结膜炎)
疾病特征
眼部有痒感、异物感或灼热感,特别怕光,结膜充血,有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
治疗建议
眼部可滴0.25%氯霉素或其他消炎眼药水,每2小时一次,临睡前涂用消炎眼膏。如果红眼较严重,而滴眼药又比较困难时,可口服磺胺乳剂等。
注意事项
游泳时不用手揉眼睛,游泳时应佩戴泳镜,以预防传染性眼病的发生。
皮肤传染病
一类是真菌性皮肤病,以足癣居多
疾病特征
表现为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疱,疏散或成群分布,疱壁较厚,内容清澈,不易破裂。
治疗建议
正确选用抗真菌药。常用的治疗足癣的药物有达克宁软膏、克霉唑霜、复方土槿皮酊、韦氏溶液和足癣散等。
足癣合并细菌感染严重者,可以口服抗生素,如头孢氨苄胶囊、红霉素等。
另一类是传染性软疣
疾病特征
皮损初起为白色、半球形丘疹,逐渐增大至5~10毫米,中央微凹如脐窝,有蜡样光泽。
治疗建议
1、先将皮损中的软疣小体完全挤出。
2、涂以2%碘酊,去除皮损。
3、外用3%酞丁胺软膏或西多福韦软膏等。
皮肤病注意事项
到公共泳池时,应注意不要和他人共用浴品;游泳前要淋浴一下,并经浸脚消毒池进入泳池;游完后也应及时沐浴,以预防皮肤病的发生。
脏水入耳引发炎症
中耳炎
疾病特征
游泳后听力下降、耳内疼痛,听不清、耳鸣,耳膜有“咕噜咕噜”的声音,严重者会出现耳内流脓等症状。
治疗建议
1、用药前,先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后用棉花签拭净方可滴药。
2、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治疗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
注意事项
游泳时最好使用游泳专用耳塞。另外,游泳发生呛水时千万不要使劲擤鼻子,否则咽鼓管扩张,脏东西就会随着咽鼓管进入耳内,引起炎症。
消化道传染病
腹泻
疾病特征
胃肠道疾病,表现为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治疗建议
抗感染治疗根据不同病因,选用相应的抗生素。常用药物如下
1、吡哌酸:成人每日2g,分3-4次口服。疗程3-5天。儿童慎用。
2、诺氟沙星:成人每日0.6g,分3-4次口服。疗程3-5天。儿童慎用。
3、复方新诺明:每日4片,分2次口服。疗程3-5天。
注意事项
游泳后,用清水漱口。在游泳时,应该尽量少触摸水龙头及门把手,如用手接触过公用设施后要用肥皂清洗。
最后的小贴士,下水前先“一看二闻”:
“看”:
观察池水是否清澈透明,水面上有没有漂浮的灰尘和杂物,再站到游泳池的侧面穿过水面看第四、五泳道线,如果看不到说明水质不好。
“闻”:
靠近池水,闻池水里有无漂白粉味道,若有较重的刺鼻味道,说明消毒药可能过量,对人体的黏膜有刺激作用。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可能就是从泳池走到厕所。
但是,还是希望你们爬起来走走~
毕竟泳池就这么大,
你坑了别人的同时,也害了自己。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泳池里到底有多少尿,它会伤害我们吗? 网址:http://www.jrxk.cn/view/53501.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科普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