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智商高,情商一定低吗?
智商高,情商一定低吗?
上仙白子画落入凡间,化身《他来了,请闭眼》中的犯罪心理学家薄靳言,于是微博上又被“薄喵喵”刷屏,剧中的薄靳言是位高智商的心理学家,但是他的情商好像不太高,连一些基本的人情世故都不懂。看到这,小编就想问:为什么好像大部分智商高的人情商都不高?这是什么原因呢?
智商与情商是如何定义的?
关于智商和情商,科学界对其的理解和大众对其的理解是不太一样的。从科学的角度说,智商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现在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推理能力等。但在大众眼里,智商更多被理解为算得快、判断准、记得好、逻辑性强,比科学的定义要窄很多。老百姓常说的聪明、脑瓜子好使,其实就是一个人智商高的表现。
从科学的角度说,情商指的是“情绪智力”,简而言之,就是认识并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心理学家们把情绪智力扩展为5个主要领域:了解自身情绪、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但在大众眼里,情商更多被理解为识别他人情绪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能换位思考,善于沟通与协调是高情商的主要特征,而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体谅他人,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则是低情商的主要表现。
高智商的人情商一般不高?
既然在人们眼里,智商和情商的大众定义和科学定义有着如此大的差异,那么,我们接下来的论述就主要围绕大众定义来分析吧!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很多智商高的人情商都不高。”细细想来,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隐含着一个假设,即智商高的人情商应该也不低。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人似乎不符合这个假设,智商很高而情商极低。比如电视剧中的薄靳言,拥有很高的智商,但却有着与其智商极不匹配的低情商行为,难怪人们才会有这样疑问?
首先,个体智商与情商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先天遗传与禀赋。换句话说,一个人智商高而情商低,那是很正常的现象。在心理科学中,传统的智力主要指个体在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能力。后来心理学界又发展出一个多元智能(力)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度的,可以分为语言智能、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数学逻辑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智能。经典的动画片《巴巴爸爸》里,七个巴巴宝宝各有所长、各有所爱,这就是多元智能的最好展现。
大众所说的智商高,其实更多表现为多元智能里面的语言智能及数学逻辑智能较好,有出色的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大众所说的情商高,其实就是多元智能里的人际智能表现较为突出。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天生都有自己较为擅长的多元智能领域,比如有人空间智能很好,有人音乐智能很棒。那么有些人的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很有优势,但其人际智能恰恰属于其非优势领域。如此一来,这类人恰恰属于我们前面所关注的人群——智商高而情商低,这是很自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个人群到底占多大的比例呢?目前学术界尚没有太精确的数据,另外可能由于智商高但情商低的人,两者存在比较明显的反差,所以更容易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我们可能会觉得这类人会比较多一些,其实这只是一个日常经验的总结而已。
其次,个体的智商和情商同样也受后天教育的影响。存在先天个体差异的智商与情商在后天的环境与教育中,仍有很大的可塑性。在我国现有的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中,针对培养智商的学科教育占了很大比重,比如语文、数学等,对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充足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智商的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针对提升情商的培养和训练课程十分匮乏,比如心理课,人际沟通等这类了解自我、了解他人的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少之又少,学生在此方面的训练严重不足,系统化的情商教育十分欠缺,因此大多数学生的情商滞后于其智商也是可以理解的。
以前的家长可能会对孩子说,你只要学习好,考试好就好。我国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之际,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逐渐意识到情商教育的重要性,也更加重视孩子情商的培养。情商教育的重视和普及,则会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不仅智商高,情商也不低的高素质成员。如果情商教育被给予充分重视和普及的话,可以预见高智商低情商的人群比例将会大大降低,社会上更多见则会是智商、情商发展更为平衡的个体。
毕竟,情商是一个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关乎着每个人的成功和幸福的一种重要生活智能,需要我们认真的学习和练习,才能真正的把握其中的规律和奥秘。
(作者:丁新华,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副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智商高,情商一定低吗? 网址:http://www.jrxk.cn/view/6054.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知识就是力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