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这篇文章让你不再纠结“枪”与“矛”,带你看透“枪”的前世今生

这篇文章让你不再纠结“枪”与“矛”,带你看透“枪”的前世今生

中华冷兵器 2017-06-14 浏览135次
这篇文章让你不再纠结“枪”与“矛”,带你看透“枪”的前世今生的头图

在小编之前的文章里,我曾经简单对枪和矛的历史渊源及差别做过简短的描述。后来有读者在回复中又提到了这个问题。今天小编带大家理一理,枪和矛的历史渊源,并且探讨一下为何枪后来又称为热兵器的代名词。

在先秦时期,枪矛类兵器种类可谓繁多。

差不多在商代,矛的形制就已经确定了,一个金属的头子,尖头有两刃,下面有个一体的套管,套在杆子上。先秦时期的矛有两种,一种是夷矛,长度是二十四尺,一种是酋矛,长度二十尺左右,折合成今天大约是四米八和四米。因为周代的尺比秦汉的尺要短,所以二十尺的矛在秦汉的计量单位下只有十八尺,所以矛也称丈八矛。

上图:周代青铜矛头

矛是当时战车上的主要武器,主流的驷马战车有三个人,一人驾车,一人持矛,一人射箭。除了车兵之外,步兵也装备矛。

除了矛以外,还有很多枪矛类的兵器,比如殳、铍、铩,也包括枪,这几种兵器各有不同。

殳,尖头,但是无刃,有八条棱,而且有配重,可以刺击和钝击,长十二尺,大约相当于今天的两米四。因为殳的头很重,所以杆子也都是用积竹木柲工艺制成的,坚固耐用。殳一般作为先锋战车的武器。

上图:战国时代的铜殳头

铍和铩则比较特殊,这两个都起源于短兵器剑。简单说,这俩就是装了长杆子的短剑。和矛不同,矛是头外套杆子固定的,而铍和铩则是头尾部插入杆子固定的。铩,可以说是铍的一种,特指有镡的铍。

上图:铍头

上图:汉代铩头

而这一时代的枪,则完全不是作战用的兵器,而是老百姓用来防身的工具。将木棍子或者竹棍子一头削尖,就是秦汉时期所谓的枪。

上图:日本的竹枪,差不多就是中国秦汉时期“枪”的形象

到了汉代,战车被彻底淘汰了。于是诸如殳、铍、铩等等与车战相关的武器也跟着退出历史舞台。因为多功能卜字戟的出现,矛在步兵中的地位一度尴尬。但是因为骑兵的普及和钩镶盾的出现,让矛这种兵器得以保留。

汉代的矛,刃开始变得很长,杆子也更加坚固,除了保留以前的刺击功能之外,力气大的话也可以进行劈砍和切割。另外刃长还有个好处,就是在刺入盾牌间缝隙的时候,敌人不能拽着利刃夺矛,也不至于砍断矛杆。

上图:汉代槊头,总长通常在一米左右

这种新出现的矛,汉代人给它另外起了一个名字叫“槊”。东汉字典《说文解字》对槊的解释简单明了,“槊,矛也”。或许传统的短头矛已经退出军队,所以在东汉人看来槊就是矛,矛就是槊。

历经魏晋南北朝,到了隋唐时期,因为甲胄技术的发展和马镫的出现,持槊的重骑兵和射箭的轻骑兵互相组合,足以在战场上横行霸道。而且这时候的矟头已经没有汉朝那么变态长,回归到传统的矛头长度。

这一时期,人们也称槊为矟,在唐代文献中,往往将矛、槊(矟)分开称呼,也就是说,矛和矟的概念产生了差别。

有人说,矛是步兵的,矟是骑兵的。其实这也是不对的,《新唐书》就有“骑数十,曳长矛”的记载,《旧唐书》也有“持矛跃马”、以及“步卒据原,攒槊外向”的记载,可见矛也用于骑兵,矟(槊)也用于步兵。

其实矛和矟(槊)的差别依然是很小的,一般而言,有矟毦(也就是红缨之类的饰物)的,称之为矟,没有的就是矛。

上图:敦煌壁画《张议潮统军出巡图》三名手持矟的骑兵

然而这种分类显然是不科学的,多了个红缨就是另一种武器,颇有些扯淡。其实这个时候,只是在唐代法律《唐律疏议》和一些历史记载中依然沿袭着矟(槊)和矛的习惯称呼和分类,对于唐朝军方来说,这一类武器并无差别,统称为枪。

据《唐六典》记载,唐朝军队制式枪矛类兵器只有四种,一曰漆枪,二曰木枪,三曰白干枪,四曰朴头枪。漆枪是骑兵用的,木枪是步兵用的,白干枪是皇帝侍卫羽林郎用的,朴头枪是皇帝扈从金吾卫专用。

后世都沿袭了唐朝的做法,所有枪矛类兵器基本上一律以枪作为统称。比如说宋代,只是在仪仗队中依旧沿用矟这个古称以显得文雅,实战军队中已经没有矟的说法。到了明代,矟、矛这些概念就完全成为历史,一律统称为枪了。

上图:北宋《大驾卤簿图书》局部。图中仪仗骑兵手持的长柄武器被标注为矟。

那么枪为什么又称为热兵器的称呼呢?这得从宋朝说起。

宋朝开始出现早期的管状发射火器。这种原始火器的威力有限,基本上只能依靠声音吓唬敌人的马,如果杀伤敌人,就得点燃引线后端着杆子抵着敌人,用喷出的高温火焰和铁渣去灼烧敌人,很像是以火为枪头的枪,所以称之为火枪。

后来,这种“火枪”被发射子弹的早期火铳(我们今天称之为火门枪)给取代。到了明朝,大型的火铳取代了原先的石砲也就是投石机,故而大型的火铳被称之为炮。而一些后装长柄的单兵火铳因为可以在管子里插入刺刀当长枪使用,故而依然被称之为火枪,比如神机枪、快枪等。但是大部分轻型管状火器还是称之为火铳,比如三眼铳,鸟铳。

不过,后来和满清作战的明军很多都使用这些火枪。明朝的这些火枪给满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上满清入关后以满语作为国语,汉化程度有限,故而不分就里,将所有的单兵发射火器都统称为“枪”。这才导致汉字“枪”出现了歧义。

上图:乾隆皇帝的玩具“连中枪”。按照明朝标准,这是一杆鸟铳

但是日本直到今天将“热兵器枪”、“冷兵器枪”区分开来,枪专指冷兵器,而“热兵器枪”依然称之为铳。

作者冬郎,任何自媒体或公众号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这篇文章让你不再纠结“枪”与“矛”,带你看透“枪”的前世今生 网址:http://www.jrxk.cn/view/62193.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中华冷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