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8发子弹头顶飞过!第5与第7侦察大队对越捕俘战斗战例选登

8发子弹头顶飞过!第5与第7侦察大队对越捕俘战斗战例选登

看北朝 2017-06-15 浏览18次
8发子弹头顶飞过!第5与第7侦察大队对越捕俘战斗战例选登的头图

五、1985年1月12日至14日,第5侦察大队1连928高地西北侧伏击捕俘战斗

第5侦察大队由成都军区50军负责组建,编制员额596人。下辖:侦察1连,95人(149师侦察连);侦察2连,95人(149师团属侦察排);侦察3连,95人(148师侦察连);侦察4连,95人(150师侦察连);侦察5连,95人(军直侦察连)。

第5侦察大队轮战时间为1984年7月22日至1985年5月28日。共组织侦察作战86次;俘敌8名(中途击毙6名)、毙敌189名;引导炮兵射击6次,毙敌260余名、击毁火炮2门;破袭敌营房43幢、弹药所2个、排阵地3个、班阵地1个;缴获各种枪支11支以及部分弹药和文件资料。

轮战期间,第5侦察大队共有14人负伤,6人牺牲。

1985年1月14日,第5侦察大队1连在928高地西北侧进行了一次伏击捕俘战斗。毙敌11名,俘敌1名(因敌追兵逼近,无法带回,将其击毙),缴获信件2份、证件1份及部分衣物和越币,查明了老虎山南侧敌部署及地形情况。我无伤亡。

老虎山是中越边界2段2号界碑西侧地势较高的一个骑线点,越军约一个加强连在半坡、1306高地、1547高地地域组织防御。该地区南低北高,南靠斋河,东南侧山坡大部分是悬崖陡壁,山川上植被茂密。据我方边民反映,从老虎山经翠花有一条小路通向地谷坪,越军经常沿此路到纵深地区活动。为查明老虎山及郭摆大桥附近的敌情、地形,1连决心利用大雾渗透至翠花附近地区设伏捕俘。

根据老虎山地区的敌情和地形,1连召开了干部会和“诸葛亮会”,研究制订了伏击方案。决定由参谋李向东,排长龚守权带9人组成伏击组,秘密潜入越境内翠花东北侧小路实施伏击捕俘;连长贺宝亭、指导员庞启明带领战士6人,配置在翠花西侧,掩护伏击组行动;3排长壬克常带领4人组成警戒组,在1428高地担任警戒,随时准备前出接应。为保证伏击战斗的成功,连队根据方案中设想的各种情况,组织了沙盘推演和模拟训练。

1月12日14时,伏击分队由金厂乘车出发,至老寨后改为徒步,沿竹林湾、箐角、上天雨行进,于18时30分进至我方118民兵哨所宿营,进一步做好战斗准备。

13日6时,伏击分队沿1378高地、1428高地搜索前进。于8时20分进至翠花,发现预定设伏区长满了杂草,长期无人行走。连长贺宝亭立即召集干部分析研究情况,认为敌人已改变下山的道路,决定将警戒组调整到1576高地东侧突出部。

8时50分,伏击组、掩护组从翠花出发,沿1426高地南侧、928高地继续搜索前进,当进至928高地时,发现有一条小路经628高地通向山脚公路,路上有新踩的人畜脚印。在628高地西北侧250米处,有两间草房,房子周围有大片菜地,判断为越军生产分队。当日因时间太晚,预估越军不会再外出活动,伏击组决定暂撤至1423高地过夜,翌日在待机袭击敌生产分队或组织设伏,捕捉俘虏。

14日10时20分,伏击组、掩护组进至草房,对草房进行了搜索,未发现敌人。参谋李向东带领伏击组迅速进至草房北侧小路旁伏击捕俘阵地,掩护组在伏击组西北侧约150米处占领掩护位置。

12时10分,伏击组基本部署就绪,李向东正在检查伏击人员的隐蔽情况时,潜伏在小路东侧的班长王琪忠听到南侧有人讲话,随即看到小路转弯处有1名越军赶着一匹马顺路而来,李向东立即发出战斗准备的信号。

12时12分,6名越军赶着5匹驮载着物资的马进入我伏击区,排长龚守权勇猛跃起将第1名敌人扑倒,班长王琪忠、副班长黄文义相继冲出,协助排长将敌制服并上铐。与此同时,其余的同志按协同计划向后面的敌人开火,当即毙敌3名。走在最后的2名敌人见势不妙,顺着山坡向下翻滚,李向东立即带领2名战士追击,将两人击毙。随即,伏击分队开枪将越军驮马全部打死。

12时21分,当我伏击组正欲押俘回撤时,1428高地附近守桥之敌发现我行动,立即向我开枪射击,半坡方向的枪声越来越近。越俘见状,立即消极对抗,瘫坐在地不走。伏击组只好强行将越俘抬起回撤,但因坡陡、路窄、草深,行动极为不便,回撤速度较慢。

此时,追敌已逼近,情况比较危急,班长王琪忠遂以67式微声手枪将俘虏击毙,尔后掩护回撤。当撤至928高地附近时,掩护组为迟滞敌追击,指导员庞启明迅速在回撤路上安放了3枚67式手榴弹,并后撤约60米待机。3分种后,追敌约一个班接近安放手榴弹位置,庞启明开枪将走在前头的敌人击毙,后面的敌人慌忙藏身,绊响了预先设置的手榴弹,5名敌人被当场炸死。此时,1651高地、406高地和928高地东侧的枪声越来越密,并有越军大声叫喊。各组交替掩护,快速回撤,于15时20分安全撤回境内。

六、1985年6月28日,第7侦察大队2中队典朗东南地区伏击捕俘战斗

第7侦察大队由空军空降15军负责组建,编制员额669人。下辖:侦察1中队,161人(43师侦察连);侦察2中队,167人(44师侦察连);侦察3中队,167人(45师侦察连)。

第7侦察大队轮战时间为1985年3月25日至1986年5月28日。共组织侦察作战142次;俘敌5名、毙敌191名;摧毁火炮2门、驻兵房24栋、电台1台、高射机枪5挺、观察所1个;缴获部分军用物资。

轮战期间,第7侦察大队共有10人负伤,6人牺牲。

1985年6月28日,第7侦察大队第2中队33人,在典朗东南地区成功地组织了一次伏击捕俘战斗。生俘越孟康县大队1营2连上等兵2名,缴获苏式冲锋枪2支、匕首2把、子弹54发、手雷1枚、越币150盾。我未放一枪一弹,无一伤亡。通过审俘,查明了孟康县大队编制、装备、兵力部署等重要情况。

典朗位于越南孟康县新马街东北,距国境线0.6公里。该地区地形复杂,植被茂密,山高岭峻,陡崖较多,高差达1000余米。以斋河为界,以西为越方。斋河宽 40余米,水深1—2.5米,水流湍急。

通过前期侦察发现,花西盼驻有越军一个营,1082高地为敌前沿哨所。敌活动猖獗,常派小股兵力从典朗东南小路经1号界渗入我境进行侦察袭扰。为维护边境地区安全,进一步查明该地区敌兵力部署、阵地编成和打击敌人嚣张气焰,我部决心在1号界地区寻找战机、捕捉俘虏。

5月20日,我侦察队分别在1356.5高地、1342高地开设了基本观察所。26日又派出3个小组对地形、民情、敌情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调查,并先后组织了15次低近侦察。发现典朗至仑山悬崖下有一条小路,每天6时至11时、17时至19时,常有2至6名带枪越军下山,且边行进、边观察搜索,警惕性很高。有时越军也化装成边民,进入我境埋设地雷、抢我民财。通过一个多月的不间断侦察,查明了新马街地区越军前沿部署、阵地编成、地雷布设和地形等情况。

6月9日,根据掌握的情况,我侦察队研究制定了伏击捕俘方案:组织一个侦察群,并使用中队长马振祥研制的“鬼子懵”(用黑色火药制成的烟火发射器),在典朗东南地区设伏,力争打无声战斗。侦察群编为4个组,分队长项旭平带9人,携带64式微声冲锋枪6支、56-1冲锋枪4支、861电台1部、7013对讲机4部,组成捕俘组,在典朗东南400米处敌必经小路设伏,捕捉俘虏;副队长张海利、军医刘英杰等5人、携带67式微声手枪1支、56-1冲锋枪4支、861电台1部,组成救护组,配置在1号界碑南侧,随时准备前出,抢救伤俘、伤员;参谋朱海平带11人,携带79式轻型冲锋枪4支、56-1冲锋枪8支、861电台、10瓦单边带电台各1部,组成接应组,配置在岩龙山东南950米处,随时准备支援、接应捕俘组的行动;队长马振祥、副教导员曹志振等6人,携带手枪1支、56-1冲锋枪4支、56机枪1挺、861电台、10瓦单边带电台各1部,组成指挥、掩护组,配置在1号界北侧,指挥和掩护侦察群的行动。

方案确定后、除少数人员继续在1号界地区实施不间断观察、掌握情况外,侦察队按战斗编组,在驻地附近选择了与作战地区相似的地形,携带与作战相同的装备,重点演练了走、藏、打、抓、联、撤6个课题,并挑选5名假设敌,按预想情况进行了反复多变的对抗演练。还重点进行了捕俘手与“鬼子懵”的协同动作训练。经战斗动员和侦察队领导多次检查验收,人人达到了敌情明、地形明、任务明、打法明、协同动作和联络信、记号明。

6月27日20时30分,侦察队从田湾出发。按接应组、指挥掩护组、捕俘组、救护组的顺序,沿凉水井西侧、岩龙山于0时0分进至1号界。在此,侦察队长召集各组长、捕俘人员现地进一步明确了任务及协同动作,副教导员曹志振进行了简短动员。

28日1时30分,指挥掩护组进入预定位置,掩护捕俘组渡河。1时45分捕俘组副组长王会显、孙士杰拉着绳子首先渡过斋河、并进行了搜索,无异常情况后发出了渡河信号。

2时10分,出境人员抓着绳子顺利渡过斋河。尔后交替掩护,沿边民走过的小路绕过雷区,于4时35分到达伏击位置。因地势较低不便观察,组长项旭平当机立断将伏击区向北移动100米、并组织对周围进行了搜索,明确了每个捕俘手的位置。为避免留下痕迹,战士王献光、田荣宽赤脚设置好“鬼子懵”。组长项旭平逐人检查隐蔽程度、并扶起被踩倒的茅草,确认万无一失后才进入指挥位置。

5时,侦察队全部潜伏完毕。

6时30分,指挥组发现从山崖口小路下来1人,穿便服未带枪,及时通报捕俘组并令隐蔽待机。后经仔细观察判断是越民即放过。

7时50分、8时20分,又从该小路下来两批12人,确认是种地的越民又将其放过。

9时25分,一妇女带小孩过伏击区并逗留10余分钟,捕俘组沉着冷静继续隐蔽。

10时10分,从小路上下来2名越军,1人戴单军帽、穿便服,1人戴盔式军帽、穿军用衬衣,两人均携带冲锋枪,前一名越军边走边搜索观察。指挥组及时通报捕俘组、并令做好战斗准备。当前一名越军距伏击区警戒位置5米远时,停留观察了约3分钟,并将子弹上膛手搭板机端枪搜索前进,后一名越军侧挎枪跟进。

10时20分,越军进入我伏击圈,当前一名越军行至我第三名捕俘手时,中队长马振祥令“执行03号方案”(只抓不打)。捕俘组长发出捕俘信号,捕俘手王献光按下“鬼子懵”闸刀开关,顿时火光一闪、浓烟腾起,当即将前一名越军击中。此刻王献光首先跃起,由后抱膝扑倒一名越军,越军惊慌失措欲扣扳机,捕俘手李军学扑上去抓住越军枪管向左上猛推,8发子弹从两名捕俘手的头顶飞过。越军拼命的挣扎,捕俘手秦喜凤也猛扑过来,3名捕俘手和越军一起滚下山坡,这时秦喜凤按住越军头部,王献光、李军学各抓越军的左、右臂,组长项旭平夺下敌枪,对敌腰部连击三下将其制服。后一名越军在“鬼子懵”发射后拔腿回逃,边跑边打开枪支保险,捕俘手张金勇扑向敌人,右手抓住敌枪护木,左手打掉敌开保险的手,并将其按倒。敌仍企图打开保险,张金勇立即用脚踩住保险卡。捕俘手胡明春扑上来将敌“贯耳锁喉”,张金勇夺下敌枪,敌仍做反抗,胡明春使用微冲在敌头部连击数下。接着在孙士杰、田荣宽两人协同下将敌制服。从发出信号至搜身上铐、撤离伏击区耗时3分钟。

捕俘信号发出后,接应组、救护组即前出接应。捕俘组按照分工6人押俘回撤,4人消除痕迹、断后掩护。敌顽抗不走,我即用越语对他们说:“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敌见反抗无用,便停止挣扎。10时35分,救护组与捕俘组会合、并协助捕俘组押带俘虏。11时0分撤至我境,17时30分,顺利回到田湾,29日1时25分我侦察队全部返回驻地。

本文作者 : 枪管偏移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8发子弹头顶飞过!第5与第7侦察大队对越捕俘战斗战例选登 网址:http://www.jrxk.cn/view/62814.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看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