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宋太宗为什么会选择沉重的斧头弑兄夺位?

宋太宗为什么会选择沉重的斧头弑兄夺位?

中华冷兵器 2017-10-12 浏览181次
宋太宗为什么会选择沉重的斧头弑兄夺位?的头图

宋代开始,中国文学出现了一种后世最为喜闻乐见的平民文化形式——“评话”(也就是“评书、说书”),历代豪杰事,尽在演义中,就以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来说,本身就充满了“传奇”。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尽显雄韬伟略。不过,这位太祖的结局就有点惨不忍睹了。在一个凄风雨夜,被自己的亲弟弟宋太宗用斧子劈死在卧榻上!一世英名湮没于千古诡谲莫解的“斧声烛影”中。

▲陈桥事变黄袍加身

自古宫闱政变层出不穷,但为什么宋太宗对待一生都宠爱自己有加的亲哥哥不能像其他人一样用毒酒、白绫或者短刃,而非要用沉重的斧头!未免太凶狠恶毒了!

其实,太宗用斧弑兄倒未必与其凶恶程度成正比(当然五十步笑百步了),那个时代,武人随身喜爱佩戴手斧,倒是一个极为鲜明独特的时代风尚。晚唐五代开始,武人都异乎寻常的喜爱使用手斧(一种短柄厉斧)和战斧(长柄战斧)。

不仅史册上屡有记载,就连当时的艺术形象中,也最为常见的就是手持长短柄厉斧的武士形象。成为两宋及辽金西夏这个历史时期武士装备最为常见的兵器。战斧为什么在宋金时期如此倍受青睐呢?

▲武经总要上的宋代战斧

这是有时代必然原因的,汉 · 刘熙《释名·释用器》:“斧,甫也,甫,始也。凡将制器,始用斧伐木,已乃制之也。”石器时代就大量使用的古老兵器,先秦时代斧钺是不分的。是作为一种军权和刑具象征出现的。三国时期,斧钺的制作受到兵家重视。

据说诸葛亮亲自督造战斧100把,质地优良。他还写下一篇《作斧教》告诫诸将,战斧质量好坏,“非小事也,若临敌,败人军事矣!”视斧与刀同等重要。

唐天宝年间,大将李嗣业与安禄山厮战于香积寺,李嗣业率步卒三千持长柄斧、陌刀阻击敌军,由此可见长斧是与陌刀一样重要的特战武器。

▲晚唐五代开始,中国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以及民族战争的激化,都促进重铠部队与重兵器之间的竞争

到了两宋,情况又发生变化,两宋是中国历史上冷兵器武器以及纯粹冷兵器战争战术形态最为登峰造极的巅峰时刻。

封建科技与经济生产力的繁荣兴旺、战争的频繁与惨烈,都催使杀伤性冷兵器与防御性武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对决进入白热化,几乎到了必须来一场“大革命”(火器的发明普及)才能打破的“僵局”。

这个僵局时代,战争双方都配备防护极其全面的重型铠甲,重骑兵、重步兵屡见不鲜。而另一方面,为打破敌人坚甲,重型克甲兵器也挣相登场,鞭、锏、锤钝武器,以及狼牙棒、战斧都是为这样目的而成为战争利器的。

▲在这些以破甲为主的兵器中,战斧以其综合性能最佳的优势,成为两宋辽金时代武士最爱的兵器之一

然而,鞭锏的力量有限,对付重铠时有不济。狼牙棒与大锤又太沉重,只能有少数大力士才能使用。这样一来兼具钝器和利刃优势、可大可小、可长可短的战斧,就成为综合优势最强的首选。

南宋大将王德在一次对兀术的战斗中,兀术以铁骑排成强大阵营,王德乘胜指挥兵马手持长斧排山倒海冲向金兵,金兵大败,从以上战例足以看出长斧在对抗敌骑兵队的战斗中曾显示出巨大威力。

宋辽金时代斧的代表式样有大斧、凤头斧、长柯斧、峨眉斧等。

大斧:斧重柄长,斧头有铜制和铁制两种。斧头一面有刃,刃阔八寸左右,尾部厚而窄,并带有突出往下弯曲的尖角。柄长丈余。大斧用于仪仗之兵,也用于骑兵作攻城斩关或先锋拔寨之用。

凤头斧:斧头长八寸,刃阔五寸。尾厚刃薄。柄长二尺五寸。是斧中较短的一种。

峨嵋斧:长九寸,刃阔为五寸,柄长三尺,粗约盈把,常用于近战或地道内掘土所用。

▲宋代的各式战斧

▲北宋的持斧武士

▲南宋时期的持斧武士

▲宋代各色战斧的复原图

况且,战斧不仅仅是重铠甲的克星,也是用途广泛的工具,宋金时代,是中国封建经济最为鼎盛的时期,城防工程都非常强大,所以攻城略地需要经常制造大量土木攻城器械,大斧的重要性也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随着热兵器的应用日趋增多,重装甲vs重武器的瓶颈被打破,具有抵御原始火器效果的布面铠甲逐步成为主流,大斧这些专为克重甲的兵器自然也退出重要的位置。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宋太宗为什么会选择沉重的斧头弑兄夺位? 网址:http://www.jrxk.cn/view/92908.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中华冷兵器